-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鏡下:腎球囊內有新月體或環狀體形成電鏡:各型均見基底膜缺損、斷裂。免疫螢光:I型為線性螢光,II型為顆粒狀螢光,III型為陰性。臨床病理聯繫:快速進行性腎炎綜合症—先出現血尿,快速出現少尿、無尿、氮質血症,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結局:預後:較差(與新月體數目及發展有關)近年來採用下述兩種治療方法患者的預後大有改觀。
①強化血漿置換療法:應用血漿置換機,將正常血漿置換病人血漿,每日一次,每次2L,一個療程10次,直至血中抗基底膜抗體或IC轉陰。
②四聯療法,衝擊治療:皮質激素、細胞毒性藥物、抗凝血藥,血小板解聚藥聯合治療。(三)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炎(minimalchangeglomerulonephritis)又稱脂性腎病。多見於2~6歲兒童,病變特點:彌漫性上皮細胞足突消失。腎小球基本正常,腎小管上皮細胞內有脂質沉積。發病機制:其發生與T細胞功能異常有關。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數或細胞因數樣物質作用於上皮細胞,導致足突消失和蛋白尿形成。病理變化:肉眼:腎臟腫脹,色蒼白,切面腎皮質內出現黃白色的條紋。光鏡:1.腎小球基本正常。2.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內出現大量脂滴,因其對脂蛋白重吸收引起。電鏡:腎小球內無緻密物沉積,髒層上皮細胞足突消失。足細胞的改變經皮質類固醇治療後可恢復正常。臨床病理聯繫:兒童腎病綜合症——高度選擇性蛋白尿,蛋白尿的成分主要是小分子的白蛋白。高脂血症、高度水腫、低蛋白血症。結局:預後較好。(四)膜性腎小球腎炎(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又稱膜性腎病。多見於30-50歲,病變特徵為上皮下電子緻密沉積物沉積,引起彌漫性毛細血管壁增厚。發病機制:多認為由抗體與內源性或植入的腎小球抗原在原位反應引起的。自身抗體與腎小球上皮細胞膜抗原反應,在上皮細胞與基底膜之間形成免疫複合物。病理變化肉眼:“大白腎”雙側腎臟對稱性腫大,色蒼白。光鏡:早期腎小球基本正常,以後基底膜彌漫性增厚,毛細血管管腔變窄(系膜細胞及系膜基質無變化)。銀染色:1.早期基底膜外側有很多黑色釘突形成梳齒狀伸向沉積物內。2.釘突增大、融合,沉積物被包埋在GBM內,使其增厚,沉積物逐漸被溶解,形成“蟲蝕狀”空隙。空隙漸被基膜樣物質充填。電鏡:上皮下有小丘狀沉積物,大小相似,分佈均勻,基底膜增生形成釘狀突起插在沉積物之間。病變發展過程分四期(圖24-25)。早期:基底膜外IC沉積,基底膜呈釘狀增生並逐漸包圍沉積物,直至IC完全被埋藏於增厚的基底膜中,基底膜內IC逐漸溶解,呈“蟲蝕狀”。晚期:基底膜高度增厚,毛細血管腔狹小,腎小球硬化、玻變。免疫螢光:GBM內有IgG和補體沉積,為典型的顆粒狀螢光。
臨床病理聯繫:腎病綜合症:由於GBM損傷嚴重,通透性明顯增高,小分子和大分子蛋白均可濾過,表現為非選擇性蛋白尿。結局:少數預後較好,多數病變緩慢進展,最後演變成硬化性腎小球腎炎。(五)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em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又常稱為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病變特點是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細胞增生和系膜基質增多,血管球呈分葉狀。本病可以原發,也可以繼發。原發性膜增生性腎炎分為I型和II型。發病機制:I型通常由迴圈免疫複合物沉積引起,並有補體參與。II型常出現補體替代途徑的啟動,50%-60%患者血清C3明顯降低,血清中可有C3腎炎因數。病理變化:光鏡: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系膜區增寬,毛細血管壁不規則增厚,管腔變窄(為什麼?圖18)。原因:系膜細胞增生並插入內皮細胞與基底膜之間(圖19),甚至環繞管壁,使管壁增厚、血管球呈分葉狀。六胺銀和PAS染色顯示增厚的基膜呈雙軌狀。圖18電鏡:I型內皮細胞下出現電子緻密沉積物(圖20)。II型基膜緻密層內有大量塊狀高電子密度的沉積物呈帶狀沉積(圖21)。免疫螢光:I型可見IgG及IgM和C4等早期補體成分。II型顯示C3沉積,通常無IgG、IgM和C4。。臨床病理聯繫:主要發生於兒童和青年,多表現為腎病綜合征,也可出現血尿或蛋白尿。
結局:預後差。II型較I型預後差(六)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病變特點是彌漫性系膜細胞增生及系膜基質增多,毛細血管壁無變化。我國及亞太地區多見。病因及發病機制未明。病理變化:
1.光鏡:彌漫性系膜細胞及基質增生,系膜區增寬,毛細血管壁無明顯變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