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汕尾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思想政治试卷
本试题共5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认为“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从哲学基本派别看,下列说法与该观点最接近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天下唯器物而已,无其器则无其道
③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
④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制定法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中的“太虚即气”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味天地和谐,万物才能生长,阴阳相接,世界才能变化,该观点把某种物质具体形态当成了世界的本原;“天下唯器物而已,无其器则无其道”强调没有“器”就没有“道”;这两者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制定法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诗穷而后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指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如北宋诗人苏东坡被贬时写下了“人生如逆旅,我辈亦行人”的千古名句。材料说明()
①哲学常常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
②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决定了其人生观的不同
③诗人受磨砺的困险环境是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
④诗歌作品反映了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不一定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而且材料也不涉及哲学的产生,①错误。
②:人生观由世界观决定,材料表明了诗人不同的人生境遇会影响其人生观,②错误。
③: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说明诗人受磨砺的困险环境是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③正确。
④: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所以诗人对困险环境不同的感受反映在诗歌作品之中,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孟春之月,冬风解冻,蛰虫始振”(《礼记·月令》)指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气温升高,深眠在泥土中的蛰虫渐渐复苏,农民为了获取高产,在惊蛰前后将进行春翻、灭虫等农事活动。由此可见()
①古人能借观察冬风与蛰虫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农耕活动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出发点,做到实事求是
③将气温与农事活动相联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结果
④把握节气与农耕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古人靠观察冬风与蛰虫的关系来规划农时,说明人能借观察冬风与蛰虫的关系把握、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①正确。
②: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农耕活动应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出发点,②排除。
③:农民为了获取高产,在惊蛰前后将进行春翻、灭虫等农事活动,反映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气温与农事活动相联系,这种联系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反映结果,③正确。
④:把握节气与农耕的联系是为了规划农时,指导农耕活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但题干重点强调的是对农事活动的指导,所以说把握节气与农耕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不准确,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赣南脐橙保护条例》填补了其品种培优、品牌保护以及赣南脐橙有关的违法行为治理上的法律空白,成为持续巩固赣南脐橙优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这告诉我们()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③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以推动问题的解决
④前进路上的困难是客观的,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物理Word版.docx
-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原卷版).docx
-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原卷版).docx
-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数学Word版.docx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一模)地理(原卷版).docx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南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英语Word无答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数学变式Word版无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 自学考试专题: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题含答案.doc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 CRRT枸橼酸凝.ppt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