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孟子》三章主讲:yihanjun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ji(子思)的门人。孟子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孟子的主要思想:01政治上—--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治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02孟子的主要思想:道德上—--肯定人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世界观—由于孟子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孟子的主要思想: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订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孟子》七篇包括:《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010102《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02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2课文解析译文:孟子说:“自己戕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最安心的归宿,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孟子·离娄上》课文解析《孟子·离娄上》“自暴自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残害及放弃自己”。我们以此描写一个人不知上进,自甘堕落,并且在邪路上愈陷愈深。孟子最初使用这一词语时,意思更为深刻。孟子说:“残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商议事情;放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做事。说话诋毁礼制与义行,就叫做残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以仁居心、由义而行,就叫做放弃自己。”由此可知,“自暴”是指诋毁礼制与义行;“自弃”是指认为自己做不到仁德与义行。这两点所针对的并非念书考试的成绩,或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孟子·离娄上》以品德修养来说,每一个人站在同样的立足点上,具备同样的条件。孟子说:“仁德,是人类安稳的住宅;义行,是人类正当的道路。空着安稳的住宅不去住,舍弃正当的道路不去走,真是可悲啊!”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后继者,其“仁政”主张的核心依然是“仁”。在第一章中,作者先是批判了“自暴自弃”的错误行为与态度,以之作比,把这两者与仁、义相联系,进而揭示出现实中那些旷仁舍义者就是“自暴自弃”的可悲者,其错误选择令人哀伤。本节文字虽短,却很有说服力,体现了孟子善于辩论的特点。《孟子·尽心上》译文: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显达时使天下也能这样。”《孟子·尽心上》1。2课文解析3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