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脾胃病证Diseasesofspleenstomach10课件讲解.pptx

脾胃病证Diseasesofspleenstomach10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脾胃病证Diseasesofspleen-stomach

泄泻Diarrhea凌耀军

Part01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Overview,etiology,pathogenesis,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

概述定义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常见。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

本病首载于《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胃脉实则胀,虚则泄。”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难经·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源流概述

概述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激惹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范围

辨证论治病因寒、湿、暑、热,以湿邪最为多见。感受外邪01饮食所伤02情志失调03久病体虚04

病因病机病因1.感受外邪以外感寒、湿、暑、热之邪较为多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最为多见。湿(寒湿/暑湿/湿热)→困阻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泄泻。古人云“湿多成五泄”“无湿不成泻”。

病因病机病因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食滞不化→食滞恣食肥甘辛辣→湿热恣啖生冷→寒邪伤中→寒湿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清浊不分→泄泻

病因病机病因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泄泻。↑郁怒伤肝→横逆犯脾。

病因病机病因4.体虚久病久病失治,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或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及肾,或年老肾阳亏虚,或素体脾胃阳虚,导致脾肾阳虚,釜底无薪,不能温煦脾土,而致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而泻。

病因病机病机基本病机: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病位: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和肝肾关系密切。病理性质:泄泻病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暴泻,多由寒湿、湿热阻滞胃肠,困遏脾气,或宿食腐滞中焦,脾不运化水谷,清浊不分而致;虚证:久泻,由脾虚生湿,运化无权,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暧土,水谷不能腐熟而致。虚实夹杂:肝气乘脾导致泄泻。

诊断临床特征粪质: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次以上。伴随症状: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诊断病史暴泻者,起病突然,病程短,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或着凉经历。久泻者,起病缓慢,病程长,或反复发作,或暴泻迁廷而来,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及情志等因素诱发。辅助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或粪便培养,必要时对慢性久泻可做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泄泻与痢疾相同: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不同: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夹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便后痛减。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鉴别诊断2.泄泻与霍乱相同:二者大便稀,便次多。不同: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初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继则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吐泻之后,津液耗伤,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亡之危候。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Part02辨证论治、预防调护、临证参考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preventionandnursing,clinicalreference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暴泻与久泻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便次较频,多属实证。久泻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或时作时止,多属虚证。2.暴泻辨寒热食滞粪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