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obath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闫秀丽讲解.pptx

Bobath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闫秀丽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4Bobath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

目录

一、维持正常肌张力所常用的活动模式

二、关键点的控制

三、翻身活动训练

四、坐位平衡训练

五、爬行训练

六、站立训练

七、步行训练

一、维持正常肌张力所常用的活动模式

(1)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适用于手足徐动型脑瘫与痉挛型脑瘫的患儿。使患儿呈自然地仰卧状态,治疗师跪坐在患儿足下方,使患儿两下肢屈曲后固定在治疗师胸前。用双手握住患儿双手,并内收内旋后固定于患儿胸前,治疗师用一手托起患儿后头部,用另一手固定患儿双手,使患儿呈坐位,坐在治疗师的双侧大腿上,这时患儿头前屈,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形成一个全身屈曲状态。

一、维持正常肌张力所常用的活动模式

(2)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适用于全身屈曲姿势的脑瘫患儿。患儿俯卧位,双上肢向前方伸展,使头与脊柱形成一条直线,治疗师可用双手按在患儿背部,使患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治疗师移到患儿身体一侧(左侧为例),将左手从患儿胸前伸到右上肢处,并握住右上肢,轻轻拖起,治疗师的右手放在患儿臀部上方,起固定作用,左手轻轻摇动,右手用力按压,使屈曲的躯干逐渐伸展。当患儿脊柱伸展充分后,治疗师移到患儿头上方,使患儿用肘关节支撑,抬高头部,使脊柱充分伸展,促进抗重力肌发育。

二、关键点的控制

控制关键点是Bobath技术中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重要环节。关键点多选择在身体的近端,随着治疗的进展逐渐以被动保持来减少操作,并移向远端部位,随之减少操作点和量,逐渐增加脑瘫患儿主动性运动。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关键点的调节

①头部的屈曲(前屈)头部前屈使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对全身伸展模式起到抑制作用,对屈曲运动起到促通作用。前屈可在仰卧位、坐位、立位时进行,可抑制伸肌痉挛与挛缩;可对仰卧位向坐位拉起和翻身至侧卧位时头的控制起到促进作用;也可抑制不随意运动型患者在起立与步行时发生的髋关节与膝关节的过伸展。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关键点的调节

②头部的伸展头部伸展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促通全身的伸展模式与伸展运动,抑制全身屈曲模式,可在俯卧位、立位上进行手法操作。

二、关键点的控制

(1)头部关键点的调节

③头部回旋头部回旋可以破坏整体性屈曲和整体性伸展模式,诱发体轴内回旋和四肢的外展、外旋模式和内收、内旋模式。对于痉挛、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等肌紧张过强的重症患儿,应避免直接操作头部,最好通过肩胛带与躯干部关键点的调节来改变头部位置。

二、关键点的控制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

①肩胛带前伸通过操作保持患儿的肩胛带向前方突出的位置,可使全身以屈曲占优势,能抑制头部向后方的过度伸展的全身伸展模式。只要诱导上肢伸展状态的向前伸出,就能促通肩胛带向前方突出。

二、关键点的控制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

②肩胛带后缩通过手法使肩胛带内收,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以抑制因头部前屈而形成的全身性屈曲模式,并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

二、关键点的控制

(3)躯干关键点的调节

①躯干后伸通过使患儿躯干后伸,形成全身伸展模式,能抑制全身屈曲模式,达到促进伸展姿势与伸展运动的目的。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在俯卧位上受全身性屈曲模式控制,上肢屈曲抱在胸的下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体重负荷于头部。这时可应用躯干后伸的手法,将患儿上肢从胸的下面拉出来,使肩和胸抬起到一定高度,并使髋关关节与下肢伸展,形成躯干后伸、全身伸展的姿势。

二、关键点的控制

(3)躯干关键点的调节

②躯干前屈通过使患儿躯干前屈,形成全身屈曲位,可以抑制全身性伸展模式,达到促进屈曲姿势和屈曲运动的目的。不随意运动型患儿,若在仰卧位上呈现非常明显的全身性伸展模式时,可应用强制性的使躯干屈曲的手法,达到减少全身过度紧张的目的。此外,肌紧张异常的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其坐到椅子或轮椅上,头和背部向后紧靠椅背时,常会出现躯干过伸展现象,可以在其头部和背部设计背靠,使躯干保持前屈位来避免。

二、关键点的控制

(4)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调节

①骨盆带后倾坐位时,通过手法操作使骨盆带后倾,可使上半身以屈曲占优势,下肢以伸展模式占优势。立位时,通过手法操作使患儿骨盆带后倾,可使身体以后倾姿势占优势,并促进全身伸展模式。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治疗常采用坐位手法,痉挛型患儿治疗常采用立位手法。

二、关键点的控制

(4)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调节

②骨盆带前倾坐位时,通过手法操作使患儿骨盆带前倾,可促进上半身以伸展占优势,下肢以屈曲模式占优势。立位时通过手法操作使骨盆带前倾,可形成身体的前倾姿势并促进全身性屈曲模式。

三、翻身活动训练

患儿呈仰卧位,治疗师跪坐在患儿头的上方,一手放在下颌部(以右手为例),另一手放在后头部,缓慢抬起患儿的头部。逐渐地减少对患儿头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