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泰山诗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泰山吟》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清·施闰章《雪中望岱宗》

了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北岳恒山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2017米

西岳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

南市华阴市)

五岳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

安市)

1491米

1545米

2155米

1300米

1.神话传说

2.精神象征(皇权)

3.地理位置

4.文化底蕴

泰山为什么成为五岳之首?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方在古代很有讲究,是万物孕育之所,贵为

五方之首。

而且泰山其西为黄河,其北为济水,其南为淮河、长江。这里气候温润,水热资源丰富,非常利于万物生长,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

2.地理位置

1.神话传说

泰山是封建帝王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 的象征。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所谓“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顶上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

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秦始皇是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封建帝王。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55

3.精神象征(皇权)

泰山不仅是齐鲁文化的中心,更是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道教、佛教也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4.文化底蕴

登泰山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清)姚鼐

知人论世

姚鼐,清朝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主要作家

之一。字姬传,又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乾隆年间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后辞官讲学四十余年。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所编《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齐清朝桐城派简介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榭、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对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辞章”为手段,即写作技巧;以“考据”为凭借,即借用文献资料;来阐发儒家的“义

理”,即探求道理。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方苞、刘大榭、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鼎四十二岁,

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写作背景

■六

初读体会

姚鼐:nài

汶水:wèn

济水:jǐ

●子颍:yǐng

砌石:qì

为磴:dèng

徂徕:cúlái

戊申:wù

樗蒲:chūpú

绛皓:jiànghào

少圜:yuán

石罅:xià

若偻:lǚ

须臾:xūyú

人膝xī

●注意标注、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词义

只补写自然景观

只返记人文景观

只描绘日出美景

又记述登山过程

概括每段内容

交待泰山位置

深度探究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