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

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我与谁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山河将久远地存在,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在家乡是我的志愿,梦里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

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正气歌》等。

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解北行,于五月出大庾岭,经过南安(今江西大余)时写下此诗。

本诗写诗人被俘后押解途中经过家乡时的思想感

受,表现了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对元军的蔑视以及决心饿死殉国、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首联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写梅花不是写实景,

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颔联抒写了行程中作者的悲苦心情,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上句化用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

下句化用丁令威的城郭如故人民非,写祖国山河永存

与城郭一时沦陷,突出了作者对收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军的蔑视,蕴含着深厚真挚的爱国之情和自信心。

尾联表明作者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而且有实际行动,表现了宁死不屈的决心和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

别云间

guān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

三年为抗击清兵漂泊流浪,今天兵败成为俘虏。

山河失陷,流下无限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地宽广。已经知道黄泉路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心中犯难。

等到英魂归来那一日,一定要向空中看那飘扬的战旗。

【注释】

1南冠(guā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2泉路:地下。指阴间。

3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

魄毅兮为鬼雄。”

4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

本诗为作者被清廷逮捕后,押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松江,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

全诗追叙作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抒发了作者

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表现了作者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首联叙事。“羁旅”一词对诗人从父、从师起兵抗清到

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进行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大明江山支离破碎,疮痍满目,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留下无限的眼泪。诗人一直期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袒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已知泉路近”,

诗人意识到生命行将终结,“欲别故乡难”,诗人念及自己未能尽之责任与义务,内心涌起了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之情。

尾联表明心迹。以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全诗思路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明恢复国土之决心。

回环曲折。

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

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

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阿房宫已被一把火焚毁,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流回环曲折。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周、齐、秦、汉、楚至今。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战败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

张养浩(1270—1329),字

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代表作有《三事忠告》《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相传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房宫。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曲。

作者借景抒情,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

兴亡的感慨。

开头三句回顾骊丽山的历史。作者用当时奢侈今何处

这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