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口义齿之平衡牙合
《口腔修复学》
口腔医学系郭建康
1.掌握平衡牙合的定义及意义
2.熟悉平衡牙合的分类
3.熟练掌握平衡牙合的调整
学习目标
一、平衡牙合
(一)平衡牙合的定义
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是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
平衡牙合是全口义齿咬合形式与天然牙列咬合形式的主要区别。通常天然牙列不存在平衡牙合。
全口义齿平衡牙合的作用表现在当上、下颌义齿在咬合状态下作前伸牙合或侧方牙合等非正中牙合滑动运动时,食物在被咬切后进一步咀嚼研磨,上、下义齿牙合面间有三点接触或多点接触,义齿稳定不移动。
一、平衡牙合
(二)平衡牙合的意义
全口义齿主要是靠大气压力和吸附力固位的。全口义齿达到平衡牙合可以避免产生破坏义齿基托边缘封闭的力,有利于义齿固位并使之获得良好的咀嚼效能。
全口义齿未达到平衡牙合者不仅会影响整个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使义齿翘动、脱位,还会对黏膜产生压痛、压伤,甚至加速牙槽嵴的吸收。
因此平衡牙合对全口义齿修复有重要意义
一、平衡牙合
(三)平衡牙合的分类
正中平衡牙合:下颌在正中颌位时,上下颌人工牙牙合面有最大面积的,均匀的接触,称为正中平衡牙合。
前伸平衡牙合:下颌做前伸运动时,上下颌前牙的切缘接触,两侧上、下后牙牙尖也有接触,最少有三点接触,即上下前牙及左右两侧最后磨牙的接触,称为前伸平衡牙合。按后牙的接触情况,可分为三点接触、多点接触和完全接触的前伸平衡牙合。
侧方平衡牙合:一侧后牙在咬碎食物向正中牙合返回的过程中,工作侧下颌做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此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称为侧方平衡牙合。
一、平衡牙合
三点平衡牙合
多点平衡牙合
完全平衡牙合
一、平衡牙合
(四)平衡牙合的调整
1.前伸牙合时,上下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
原因:补偿曲线曲度过小(牙尖工作斜面斜度过小),切导斜度过大。
处理:增大补偿曲线曲度(牙长轴的近远中向倾斜度),减小切导斜度(减小前牙覆或增大前牙覆盖)。
2.前伸牙合时,上下前牙不接触而后牙接触
原因:补偿曲线曲度过大(牙尖工作斜面斜度过大),切导斜度过小。
处理:减小补偿曲线曲度(牙长轴的近远中向倾斜度)。
3.侧方牙合时,工作侧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
原因:横曲线曲度过小。
处理:
增大横曲线曲度(牙长轴的颊舌向倾斜度)。
4.侧方牙合时,工作侧不接触而平衡侧接触
原因:横曲线曲度过大。
处理:减小横曲线曲度(牙长轴的颊舌向倾斜度)。
二、全口义齿磨光面
全口义齿的磨光面是人工牙列龈缘和义齿边缘之间的基托表面,包括唇侧、颊侧、腭侧和舌侧磨光面。
(一)磨光面的作用
(二)影响磨光面形态的因素
(三)磨光面的形成
二、全口义齿磨光面
(一)磨光面的作用
1.全口义齿的磨光面应恢复失牙前牙槽嵴的形态,恢复唇颊部的丰满度和美观。
2.基托磨光面位于中性区内,其形态与唇、颊和舌的功能运动相协调,内外夹持保持肌力平衡,使义齿更加稳定。
3.义齿磨光面与唇、颊、舌、口底的表面黏膜密贴接触,隔离空气形成外侧封闭,是义齿边缘封闭的外侧防线,利于义齿固位。
4.正确的义齿磨光面形态有利于食物流动和清洁,保持自洁。
5.正确的磨光面形态使发音自如清晰,感受舒适。
6.基托的磨光面与人工牙列协调美观,体现全口义齿和谐、自然、仿真的义齿美。
二、全口义齿磨光面
(二)影响磨光面形态的因素
1.正确的印模:磨光面连接着义齿边缘和人工牙列,因此,印模的边缘伸展和边缘形态是影响磨光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印模伸展不足或过度伸展、边缘过薄或过厚,都会形成不同的磨光面形态。
2.正确的颌位关系:颌位关系错误,即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水平关系前伸或偏斜时,义齿空间的变化会形成不协调的磨光面形态。
3.正确的排牙:磨光面连接着义齿边缘与人工牙列,因此,牙列位置的确定会影响磨光面的形态。
磨光面是全口义齿的一个部分。在排牙完成后,由技师完成的磨光面形态,并非任意形成,需要和唇、颊、舌肌的功能相适宜。
二、全口义齿磨光面
(三)磨光面的形成
1.唇颊侧
(1)唇部:对上唇形成支撑,下唇部形成口轮匝肌依靠的内凹。
(2)颊侧:形成具有牙槽突丰满度的形态,不应过凹而导致食物残留,上下颌义齿咬合时,颊部形成与颊黏膜密贴的凹面形,利于颊部的依靠,产生向内的夹持作用。
(3)后部:在上颌结节和磨牙后垫相对的空间,颊黏膜与舌在后部接触形成的突嵴,与牙列走行的延长线协调,阻隔食物在颊舌侧穿通。
(4)口角轴:口角轴为口周表情肌相互交织,形成的致密可活动的纤维肌性团块。参与的肌肉有口轮匝肌、颧大肌、笑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颊肌、颈阔肌的口角轴部。磨光面在此形成受力平衡的良好支撑形态。
2.舌侧
(1)上颌腭部:腭部前份可复制患者腭皱形态或做出S状隆突,利于发音。后部腭大孔处形成凹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