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用普通话训练教程:绪论PPT教学课件.pptx

实用普通话训练教程:绪论PPT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导读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普通话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一、普通话的含义

“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书面是在1906年朱文熊所著的《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朱文熊给“普通话”下的定义是“各省通行之话”。这时所说的“普通话”并不是严格的学术用语,而是指与文言和方言土语相对的各省之间的通用语,即所谓的“蓝青官话”,它以北方话为基础,但还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但并非是先有了“普通话”这个词才有汉民族共同语。明清两代所谓的“官话”随着政治力量和白话文传播到各地。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迅速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官话”这个名称逐步被“国语”代替,同时也称为“普通话”。1955年以后,考虑到语言的群众性,以及汉语应当同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我国确定用“普通话”指称汉民族共同语,从而替代“国语”“官话”的名称。;二、汉语和汉语方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然而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虽然绝大多数地区都使用汉语,但是却“各具特色”,形成了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

不同方言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上都有区别,词汇和语法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中可以得到规范,所以,语音方面的差别最为突出。

由于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形式表现,所以语音规范是口语传播中信息对称的第一步,是保证人们交流顺畅的必备要素。;二、汉语和汉语方言

(一)发音

发音是一种口耳技能的训练。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即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正确发音。要???学好普通话语音应该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有效的工具,同时学习必要的语音知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发音错误,又没有及时纠正,反复练习这些错误的发音是徒劳无益的。少年儿童在学习普通话时,有的音发不准;有些成年人学习普通话会受方言影响,对有的音,例如对鼻音与边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之间的区分不敏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引导他们提高语音的分辨力,然后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反复练习,最终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二、汉语和汉语方言

(二)正音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因受方言影响而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方言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言和普通话语音对应的规律,在训练时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

正音训练不仅体现在字和词语的读音上,还体现在朗读、会话等口头语言的运用中。;三、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其“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标准。

国家历来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语言政策。

1955年10月,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推广普通话方面明确了“普通话”的含义和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步骤。

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调整补充了“普通话”的含义,要求“在文化教育系统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广这种普通话”。规定“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三、推广普通话

1956年3月12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为推广普通话确立了法律依据。

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

2000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