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石壕吏;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分析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整体感知——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古体诗,应用深沉的语调朗读。全诗可按照“二三”式朗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室中更无人”故意隐去了“老翁逾墙走”一事,是不得已而言。;;;;;;1.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几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听妇前致词——”一段都是写妇人的语言,凶恶的小吏会在一旁静静地听吗?;3.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悍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悍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请仔细研读并将悍吏的逼问批注出来。??;吏:【】????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吏:【】?
妪: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4.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吗?;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根据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石壕吏是诗人遭受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不朽之作,揭露了当时的时代状况,诗人当时差点性命不保,怎么有能力去救人,而且他救一个,还有更多的官吏去抓人,更多的仗在打,他没有能力去救。而且作诗并不是真的所见所闻,很有可能是作者知道当时的大体背景,突然某天有感而发,作出的绝世之作。所以我们不能说诗人是沉默的,他喊出了最强音,诗人也是沉默的,只有无声的幽咽,无奈与悲哀的交割。;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原因是什么?;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理解,全体起立,再一次齐读课文。;石壕吏;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_______
(2)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石壕吏》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B.诗人用极简省的笔墨刻画出差役凶狠蛮横的形象。
C.诗人对战争中处境悲惨的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D.全诗主要赞颂了老妇人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牺牲精神。;3.阅读《石壕吏》和《春望》,完成后面各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上 13.唐诗五首 学案.docx
- 第2课《回延安》预习与作业-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3课《安塞腰鼓》预习与作业-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4课《灯笼》预习与作业-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海燕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docx
- 1 邓稼先(27页)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4 孙权劝学(20页)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5 黄河颂(16页)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