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8
PAGE
见义勇为者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目录
TOC\o1-3\h\u7885摘要 1
9331引言 2
5180一、见义勇为的定义和民事法律性质 2
6245(一)见义勇为的定义 2
205611.二要素说 2
241992.三要素说 3
18532(二)见义勇为的民事法律性质 3
271361.见义勇为性质的民法争议 3
208692.本文关于见义勇为民法性质的认定 4
14360二、见义勇为者的民事权利救济 4
26224(一)对侵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5
18660(二)对受益人的无因管理请求权 5
24064三、我国见义勇为者保护的立法现状 5
6765(一)民事立法相关保护性规定 5
7766(二)行政法相关保护性规定 6
8639四、我国见义勇为者权益法律保护现存问题 7
31241(一)法源分散,定性不明 7
22984(二)见义勇为者民事权利救济的缺失 7
4131(三)见义勇为者责任完全豁免存在社会风险 7
32249五、我国见义勇为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对策 8
3253(一)制定全国性的专门立法,统一定性 8
30455(二)完善见义勇为者的民事权利救济规制 8
22336(三)对责任豁免条款补充修正 9
29161结束语 10
25936致谢 11
7974参考文献 12
PAGE
PAGE18
摘要
本文将依据见义勇为的学术理论和现有的各地方法规规章对其规定来分析论证出见义勇为的基本内涵和民法属性,从而拟解决我国见义勇为现存的法源分散、定性不明等问题。再基于此基础上,阐明见义勇为适用完全责任豁免制度之风险及对比分析其采用部分责任豁免制度之合理性。同时,就见义勇为者权利救济规制的不足与缺失等问题,提出相关立法建议,更加充分地保护其合法权益,促使我国走出见义勇为制度的民事立法困境,鼓励和倡导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这一正义行为。
关键词:见义勇为;民法属性;无因管理;法律完善
引言
见义勇为乃我们华夏民族所历来追求的主流价值观之一,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时至今日,我国对见义勇为的基本内涵和法律属性尚存分歧。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不够,行为人在见义勇为时面临的风险大,得到的立法保护和补偿却很少,导致英雄救助却被“反咬”的事例常发。因此加大民法对其权益的保护力度,引导和鼓励人们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整体提升我国国民的精神道德素质,促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见义勇为的定义和民事法律性质
界明见义勇为的基本内涵和民法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和规制的基础和前提,反之,就会导致在司法实践上见义勇为行为法律适用混乱。
见义勇为的定义
见义勇为的定义主要可分为学术理论界对其的定义和地方立法对其的定义两大部分,而且各有其特点。
当下,我国见义勇为的基本内涵在民法上尚未有统一且明确的界定,学术界对其意见也是不统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学说:
二要素说
有些学者认为:“见义勇为应是一种合乎正义的行为,行为是为了使国家及他人的利益避免或减少受到不法损害。”构成见义勇为须具备如下两个要素:一指明了行为目的是维护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的利益,二认为行为的内容必须是做出正义的行为。但其缺少对行为主体的界定且将见义勇为直接概括为一种正义的行为,仅强调了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益属性,这种概括极为抽象,对见义勇为行为实质的构成要件和基本内涵难以把握,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对见义勇为行为与其他公益性行为作出很好的区分。
三要素说
部分学者则认为:“见义勇为应当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在危急情况下勇于出手,实施救助的行为。”其认为构成见义勇为须具备三个要素:行为主体是公民、行为的内容是在危急情况下实施的救助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众所周知,公民是属于公法的范畴,而自然人不是公法范畴而属民事私法范畴,而且自然人所包含的含义更大,外延更广,为此笔者认为将见义勇为行为主体限定为公民颇为不当。除此之外,该界定对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及性质方面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概括,虽概括的不够精炼,但总体来说,三要素说对见义勇为的构成要点把握的更为深入完备。
见义勇为的民事法律性质
在学术界,各学者对见义勇为的民法属性的争论颇有百家争鸣之势,但司法实践上容不得众说纷纭。鉴于此,对该行为的民法性质界定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见义勇为性质的民法争议
我国学术界对见义勇为性质的民法争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汽车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分析.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浅谈燃油供给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保养中发动机、底盘传动与起制动探讨.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怠速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docx
-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