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通用1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
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乐观推动农业产业化进展,全面促进农夫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进展、产业化经营的进展格局,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进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嘉奖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动,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渐渐增加,农业效益和农夫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肯定规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加。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快速进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县累计成立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蚕桑类的合作社13家,茶叶合作社12家,林业合作社12家,养殖业方面的合作社7家,其他特色种养加工业合作社11家。
(五)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农业服务体系中现有粮油站、蚕桑站、茶叶站、畜牧兽医站、植保站等,林业服务体系中现有基层林业站和林业改革综合服务中心等,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产业化进展、农业项目实施供应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进展的`成效
(一)农村经济快速进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进展。20xx年农业经济年报统计显示,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二)农夫收入稳步增加。20xx年我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自然灾难的频繁发生,全县上下乐观应对,仔细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初步形成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畜牧等六大农村经济支柱,农夫人均纯收入55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来自农业产业进展方面的收入2487元,占农夫人均纯收入的44.7%,农夫的家庭状况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乡村旅游快速崛起。近年来,我县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和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旅游经济有了较快的进展,乡村旅游快速崛起,农旅结合效益显现。同时带动了旅游与工业、农业及文化产业的深度结合,切实增加旅游的牵动作用。胜利举办了四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细心策划组织三届XX县桃花节(开茶节)暨“桃花源里赏花游”系列活动,推出独具XX县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徽菜美食游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全面展现古黟魅力和新农村建设风采,提升XX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20xx年我县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403.16万人,其中境外游客达到14.86万人,旅游门票收入6822.52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63亿元。
(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xx年投入资金1447.5万元,新建村村通道路25条,总里程达到57.9公里;投入资金24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平安项目村16个,解决农村平安饮水人口5000人;投入资金323万元,加固病险水库5座;还有浇灌碣坝、渠道等一批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准时的修复;投入资金160万元,完成农村沼气网点项目45个,新建沼气池750口,全县累计完成8200口;结合沼气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了“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