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讲授人黎玄哲
高血压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患病人口众多:目前高血压患者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每年新增患者约600多万,其中有150多万人死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现患人数约为1.6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病人。
01
2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居民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却很高。全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仅不到高血压病人的二分之一,有一半的人不知道;治疗率低,不按规范服药;控制率低,不能规范治疗导致高血压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居高不下。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死亡率居心血管疾病的首位,致残率每年约有150万脑卒中患者有100多万都丧失了劳动能力。
02
3
高血压的分类及易患人群
临床表现及辅助
检查
治疗原则
预防措施
目录
行业PPT模板/hangye/
健康宣教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占总共高血压的90%,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异常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升高。
原发性高血压:
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病的一种表现,血压可暂时升高或者持续升高。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5
一、高血压的分类及易患人群
1.高血压的分类
一、高血压的分类及易患人群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血压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2.高血压诊断标准
一、高血压的分类及易患人群
3.易患人群
55岁以上男性,65岁以上女性
吸烟人群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糖尿病患者
家族早发冠心病史患者,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01
02
03
04
05
年龄:随着年龄的升高患病率随着升高。且发生冠心病的机率也增高,每增加10岁,患脑卒中增加1-4倍。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饮酒:饮酒过量饮酒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
饮食: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8
高血压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比血糖正常人的10倍以上。
血脂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
超重肥胖: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
06
07
08
缺少体力活动:脑力劳动都患病高于体力劳动者。
09
遗传性:家族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
10
高血压危险因素
9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脑、心、肾、眼底血管损伤,临床中一般表现有:
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辅助检查
尿液分析尿常规
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血电解质
眼底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三、治疗原则
(一)改善生活行为
减轻体重,体重指数控制在<24kg/m2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补充钙和钾,每日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减少脂肪摄入,脂肪量应控制在膳食总热量的25%以下
戒烟、限制饮酒,每日饮酒量不超过50g乙醇的量
低、中度等张运动,如慢跑、步行
三、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
多运动
限制钠盐摄入<6g/d
减轻体重,特别是向心性肥胖病人,应限制每日摄入总热量
01
02
03
14
四、预防措施
04
避免诱因
五、健康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宣传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关知识;
告诉病人宜摄入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食物;
指导病人重视综合治疗;
告知病人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定期到医院复查。
THANKSFORWATCHING
感谢观看为了健康奋斗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