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根据提示填空。

(1)在《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楼远眺,面对辽阔的空间,引发孤寂悲苦情绪的诗句是“,”。

(2)《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的雄心,俯视一切的气概的两句诗是“,”。

(3)《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

(4)《游山西村》中的“,”两句实写山阴道上峰回路转,突现佳境,蕴含着在困境中只要坚持,也许就会出现转机的人生哲理。

(5)《己亥杂诗》(其五)中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两句诗是“,”。

课内品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一直为人所称道。

B.颈联将击鼓吹箫以迎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社的不满。

C.因山水迷人,民风淳朴,所以诗人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主线突出,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3.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诗人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豪情。

C.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上句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D.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孟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5.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钟山:一名紫金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归隐时所作。

6.这首诗是怎样写出山中的幽静的?

7.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B解析颈联描摹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风俗的热爱之情。击鼓吹箫以迎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并不形成对比,也没有表达诗人对春社的不满。

3.“莫笑”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则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4.C解析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虚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5.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俯视一切的气概,以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6.这首诗通过写“涧水无声”“一鸟不鸣”以及诗人终日与茅屋相对静坐,写出了山中的幽静。

7.①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流连;②隐居钟山的闲适恬淡的心情;③政治上失意的孤独、落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