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半期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 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 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2.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

3.商鞅变法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加征赋税,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一做法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B.削弱了秦对社会的控制

C.废除了宗法血缘关系 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4.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5.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6.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以商鞅变法时期的度量衡制为标准(如下表所示),颁行全国。这一举措

1丈=10尺=100寸

l=10斗=100升=1000合

1石=120斤(合今307050克)

合今230厘米

合今2000毫升

1斤=16两=384铢(合今256.25克)

A.减轻了全国民众的赋税负担 B.消除了各诸侯国的经济差异

C.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 D.体现出严密的重农抑商倾向

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秦简却记载:“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这说明

A.主观倾向影响历史研究 B.历史真实面貌无法还原

C.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 D.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8.贾谊《治安策》中说:“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措施的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颁布“推恩令”

C.建立中朝制度 D.实行刺史制度

9.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在朝廷的支持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王僧孺受梁武帝之命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举措

A.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 B.受到了门阀制度影响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D.践行了儒家治国理念

10.王徽之是魏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在车骑将军桓冲军中任职。一次桓冲问他,“你部门有多少匹马?”答曰:“我未曾过问,怎么知道呢?”他行事任性随意,后却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这是由于当时推行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1.《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次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宗法观念 B.促进文化的发展

C.促进民族交融 D.佐证政权合法性

12.《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

13.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A.佛教渐趋本土化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儒学吸收佛道思想 D.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14.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2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