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新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鼓励。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条件。而这恰恰又是我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和追求目标。为此,近年来我一直很重视在做这方面的探索。觉得课堂氛围的问题,不是仅仅着眼于课堂上采取一些措施,多搞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众多环节。需要对新教学理念的深入理解,并在教师自身的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在此,就以下几点谈点体会。
教师要从可敬的老师变成可亲的朋友,让学生放松情绪
“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训。长久以来,教师也总是用这种“布道式”的方法传授着知识。我们从小就知道,上课的时候应该要安分守己的“聆听”老师的讲课。当了老师以后,承袭的也是“我来教,你来听”的那一套教学模式。丝毫也不敢忘记自己的“主导”地位。平时在学生面前总觉得应该保持一份老师的“尊严”;对于学生提出的“怪”问题,一般都要掩饰自己的“无知”。老师总是扮演着“永远正确”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学的过程是小心翼翼地被控制在事先设定的思路中进行的。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进度、达到教学目的,还会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许多的规范和要求。这样课堂的纪律一般是可以确保秩序井然、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了。当时倒也并不觉得这样做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压抑了课堂的气氛。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觉察到了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老师总是站在居高临下的这样一种权威地位,处处地方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教导,才种下了师生隔阂的种子。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也已经知道在无比的尊敬中保留着一份戒备的心理。对于老师,学生总是宁可“敬而远之”也不敢太过亲密无间。其实,隔阂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即使在学生中,也被无形的分出了层次。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跟不上队的学生,不但绝无可能享受到教师投来赞许的一瞥,却常常要与同学们的嘲笑为伴。在他们的心里会经常感受到一种压力。他们需要小心谨慎的保证自己不再“出丑”。因而总是畏畏缩缩,不大合群。在课堂上也不敢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思维敏捷的学生,多数也仅仅表现在与老师的配合默契,“演”好了每一堂课。由于老师不敢突破事先设定的思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常常受到限制。课堂的气氛也就不可能真正的活跃起来。
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体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讲个不休的状况。例如低年级的音乐课,都是在“听听”、“唱唱”、“玩玩”、“创创”中轻松愉快的进行的。在大多数的课堂上做到带着同学们专心的体验着音乐的情感;根据不同的音乐,会自发的表演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或组织进行各种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师生之间已无拘束。没有一个人会置身局外,人人都沉浸在特定的情景中,忘情的表现着自己。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精心的设计、组织课堂上的活动。到了课堂上,教师也只是活动中的普通一员,只是一群小朋友中的一个大朋友。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游戏正常进行,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收获的作用。
但是,我觉得这个转变是非同小可的。因为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用活动与游戏代替了讲授。它需要老师从根本上放弃自己权威性的“主导”地位。从“教导”、“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活动和游戏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完全摆脱了强制与被动的枷锁,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走出严谨的音乐理论和机械的技巧训练,让音乐课“活”起来
动,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升华。在这样的音乐课上,尽管全体师生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但绝不会脱离主题,失去控制。
五、善于从偶然的意外事件中发现思想的火花,让老师把课堂驾驭得更灵活
课堂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尽管备课时一般都进行过周密的思考,但是,教学中总还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打乱了整体的思路,使教学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所以,老师一般都害怕这类事情发生。面对这种情况也就只能靠老师驾驭课堂的调控能力了。然而,这种能力又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沉积起来的,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不过有一点非常重要:要上课,当然必须事先认真的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思路,从各方面作周密的思考。因而,老师一般都十分珍爱自己的教案。但是,到了课堂上却又千万不能囿于教案,僵硬、机械的被教案束缚了自己,禁锢了学生。应该承认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老师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课堂上冒出来的某些啼笑皆非的问题和行为举止,也并非都是学生浅陋无知的反映。有些时候倒是学生思想火花的闪跃。对此,我们不能够对它们简单的付之一笑,也不应该因担心原设计的教学思路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