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陈子昂难点重点
激趣导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诗骨”之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被后人誉为“唐之诗祖”。有《陈伯玉集》。
整体感知语调:语速:重音:痛苦、孤独。低沉、缓慢。不见、悠悠、怆然、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品读诗歌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合作探究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看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涌上诗人的心头。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品词】古时圣君不可见,后世明君不可遇,两个“不见”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合作探究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独”诗眼登台远眺,写空间辽阔触景生情,写心中孤寂面对茫茫天宇与原野,诗人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引人共鸣。
合作探究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其中,“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趣味背诵
课堂小结
典型考题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湘潭中考)屈原《远游》中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典型考题2.(曲靖中考)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B贤明君主
典型考题《登幽州台歌》并未写作者登台之后所见之景,假如你是诗人陈子昂,请描绘一段景物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答题技巧考点:描绘诗歌画面描绘诗歌画面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析特点明情感绘画面结合所找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述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答题技巧考点:品析诗词炼字①释含义理解字词本义及语境义②明手法③析情感分析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用典、对偶……)及其作用分析表现手法(对比、烘托、象征……)及其作用叠词:增强语言的音韵美修辞手法角度表现手法角度词性角度数词:表现数量,巧用夸张,凸显表达效果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描绘意象的性质、状态动词:强调过程及变化,使语言生动形象,赋予画面动态感拟声词:惟妙惟肖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等分析字词表达的情感
典型考题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置于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拓展延伸“登临”类诗歌的阅读方法“七问”法何时登临何处?目见何景何物?生发何感何思?生此之思何故?观其景——还原情景,把握景物特点。知其心——理解“景语”后的“情语”,把握所言之“志”。识其人——运用“知人论世”阅读法,读出诗人形象。“三步”法
拓展延伸“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知人论世”是阅读作品的重要方法。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尽量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
拓展延伸“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知人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联系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的基本原则理解、分析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者的生平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深刻、透彻、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第1课《邓稼先》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语文】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语文】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语文】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语文】第13课《卖油翁》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语文】第14课《驿路梨花》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