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1.2导体的电阻
学习目标
1.知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够探究电阻与各因素的关系。
2.掌握导体的电阻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
重点:掌握电阻公式。
难点:理解电阻率概念。
知识点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探究与导体电阻有关的因素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把电阻丝紧密绕在一个圆柱形物体上,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的宽
度,然后除以匝数,得到电阻丝的直径,进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2)电阻丝长度的测量:把电阻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3)电阻的测量:连接适当的电路,测量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由R=U/I计算
得到。
2.用实验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原理:串联电路中电压跟电阻成正比。
(3)实验方法:下图中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b与a长度不同;c与a截面积不同,d
与a材料不同,利用欧姆定律分别测算出它们的电阻值,探究电阻跟长度、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关系。
(4)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材料有关。
3.逻辑推理探究
(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一条导线可看成有相同长度的多段导线串联,由串联电路的性质可分析
出导体的电阻R∝l。
(2)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多条长度、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的导体紧紧束在一起,由并联电
1
路的性质分析出导体的电阻R∝。
S
(3)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由实验探究得到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电阻不同。
知识点二、导体的电阻
1.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
料有关。
l
2.公式:R=ρ。
S
3.理解:(1)公式中比例系数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S表示垂直于电流
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l表示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一长方体导体若通过电流I,则长度为a,
1
截面积为bc;若通过电流I,则长度为c,横截面积为ab。
2
(2)此式为电阻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的电阻由ρ、l、S决定,而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导体
的电流I无关。
l
(3)R=ρ适用于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S
(4)电阻定律指出了导体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也提出了通过控制导线长度达到改变电阻的方法。
【题1】如图是一均匀实心半球形导体,球心为A,顶点为B,CD为底面直径。若按甲图的方式将其
接在两个电极之间,测得它的电阻为R,若按乙图的方式接在两个电极之间,其电阻R′为多大?(电极的电
阻不计)
【题2】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片,边长ab=10cm,bc=5cm当A与B间接入的电压为U时,
电流为1A.若C与D间接入的电压为U时,其电流为
A.4AB.2AC.0.5AD.0.25A
【题3】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4.电阻率
RS
(1)计算公式:ρ=。单位:Ω·m
l
(2)意义: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3)特性:电阻率与导体材料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利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明显的金属制成电阻温度计,利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三册)9.2 库仑定律(教师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0.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学生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0.4 电容器的电容 (学生版)(原卷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1.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学生版).pdf
- 2023_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_6圆锥曲线中的10个常考二级结论与模型学生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1.1 电源和电流(学生版)(原卷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讲义(人教第一册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生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讲义(人教第一册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生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讲义(人教第一册 )3.2 摩擦力(学生版).pdf
- 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讲义(人教第一册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学生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