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
18慈母情深
年级
五年级
学校
小学
设计者
教材简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慈母情深》,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一点
人文主题:
本单元围绕着“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的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线
语言线: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思维线:
根据母亲的环境及人物形象突出母爱的伟大。
审美线: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文化传承线: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目标(分课时写)
第一课时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重点:
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重点: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难点:
学习第1~5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难点: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六程序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明目标
揭示课题,提出“情深”。
同学们,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是我们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展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而母爱是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跟随当代作家梁晓声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感悟一份浓浓的慈母情怀。(板书课题:慈母情深),现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梁晓声。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提示易错字词。
找法解内容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
2.课文的段落较多,篇幅较长,如果给课文划分层次,可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为什么要钱,在什么情况下要钱。
第二部分(第6~34自然段):写出了向母亲要钱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35~38自然段):“我”最终拥有了《青年近卫军》这本书。
3.为什么这样划分,依据是什么?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
4.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本长篇小说。)
5.教师总结:可以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层次,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1~5自然段
1.默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买一本一块五的书,向母亲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呢?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1)教师补充梁晓声的《母亲》片段和相关时代背景资料。
(2)全班交流:
①从“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可以看出,这一元多钱对于“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说明“我”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②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可以看出,“我”家当时很穷,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③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可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这个家辛苦工作,挣钱不易。
④从“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以看出“我”非常想拥有这本书,所以才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
(3)回想一下你们跟父母要钱买书的经历,你们是怎么跟父母说的?父母又是如何做的呢?
2.教师总结: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拓展提思维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龟(ɡuījūn)裂 脊(jǐjí)背
?
???抑(yìyìn)扬顿挫 酸(suānsān)枣
?
?
?
?颓(tútuí)败 忙碌(lùlǜ)
?
??怂(sǒnɡcónɡ)恿 噪(zhàozào)音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眼神 ()的毛票
()的母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