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屏边苗族芦笙文化
摘要: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现状以及其文化价值的研究,旨在揭示芦笙文化在苗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首先概述了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接着分析了芦笙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探讨了芦笙舞的舞蹈动作和服饰特点,并对芦笙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本文从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和历史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加强芦笙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芦笙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屏边苗族芦笙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屏边苗族芦笙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芦笙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现状及其文化价值的研究,旨在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本文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屏边苗族芦笙文化进行概述,然后对芦笙音乐、芦笙舞及其服饰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探讨芦笙文化的传承现状、文化价值以及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1屏边苗族的地理分布与文化背景
(1)屏边苗族是我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东南高原向红河中游丘陵过渡地带。屏边苗族人口众多,占全县总人口的近40%,是云南省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屏边苗族分布广泛,除了在屏边县境内形成密集的聚居区外,还辐射到文山州的其他县份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区。屏边苗族聚居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苗族人民传统的农业生产。
(2)屏边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据史料记载,屏边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其先民是古苗人的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屏边苗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色。屏边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与相邻的苗族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屏边苗族的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主要用于记载宗教经文和历史故事。在宗教信仰方面,屏边苗族崇拜祖先,信仰自然神灵,民间宗教活动丰富多样。
(3)屏边苗族的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苗族人民以农耕为生,擅长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作物,同时饲养家禽家畜。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屏边苗族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如农耕仪式、节日庆典等。此外,屏边苗族在服饰、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屏边苗族的传统服饰以银饰、刺绣等工艺闻名,芦笙音乐和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屏边县,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苗族芦笙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屏边苗族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也为世界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2芦笙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1)芦笙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它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苗族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芦笙。芦笙是一种以竹制或木制管身为主体,以铜制或竹制膜片为音源的吹奏乐器。在苗族先民的生活中,芦笙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祈求丰收的重要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芦笙文化逐渐传播到周边的其他民族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芦笙文化。
(2)芦笙文化的传播与苗族人民的迁徙密切相关。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迁徙频繁的民族,他们在寻找适宜居住的土地的过程中,将芦笙文化带到了各地。据史料记载,苗族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向西南地区迁徙,经过唐宋时期的多次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分布广泛、民族特色鲜明的格局。在迁徙过程中,苗族人民将芦笙文化带到了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区,使芦笙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和发扬。
(3)芦笙文化的传播还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苗族与其他民族在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的交流,使得芦笙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例如,在与汉族的交流中,苗族芦笙音乐吸收了汉族戏曲、曲艺等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芦笙戏曲;在与彝族、瑶族等民族的交流中,芦笙文化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形成了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芦笙文化。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芦笙文化的内涵,也为芦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历程
(1)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据《云南通志》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