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2篇).pdf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2篇).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2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篇1

让人觉得“孤寂”的书名,是初吸引我去翻阅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

原因就是这本书据说曾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还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单上停驻了近二十年。一翻作者简介,发现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家,难道这是一

本心理学书吗?随手翻阅一下,却发现语言很平实,还有一些真实的事例,于是,

我开始了此次阅读之旅。

一向以来,作为特教教师的我,被其他人问起职业时,他们都会追问两句:

是小学还是中学教师啊?是教什么的?了解真相后,大都会“夸”上一句:很有爱

心的工作啊!“爱”这个字眼似乎总会在我耳边响起。固然,在他人,甚至是自我

看来,做教师的都要有一颗爱心,而做特教教师的,这颗“爱心”的分量应还要

重!所以,我也曾单纯地认为,只要抱着对学生的爱,就能胜任这份工作了。但

我读完《少有人走的路》第二部分“爱”时,顿时哑然失笑,我对于“爱”的理解

看来是有失偏颇的。

诚如书的作者说道:“爱是自律的原动力”、“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我,也是爱他人”。看来,爱不仅仅是为了促进他人

心智成熟,还是为了促进自我心智成熟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像这样,对

于“爱”的一系列的阐述,顿时让我觉得心域宽阔了许多。这又让我突然记起导师

在我们新教师带教会上提及的“爱”的意义:“用爱打开心灵”!是啊,要走上心

智成熟的旅途,要让自我的心灵更充实丰腴,就必须要怀有“爱”意。

要爱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要爱我们的家人,这样才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要爱我们的工作,这样才会找到自我的人生价值!

要爱我们的生活,这样才会让热情和自信充满每一天!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篇2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

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就好像派

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

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

亦然;

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任;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

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心灵被忽

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呵呵,这篇读后感其实几乎还是抄录

的派克先生的话,我不过是按我的需要把它们串联了一下。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

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

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

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

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

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

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

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

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篇3

暑假期间,经老师推荐,阅读了这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少有人走的路》。

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一名杰出的心理医生。读毕,便觉着要是

不为它写一篇读后感,心里总是痒痒的,像是欠了什么似的。

全书分为“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四个部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第一部分中的“过时的地图”。这一章主要写了一个男性电脑技术员,三十多岁,

因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去而向作者求助。男子坦白:失去妻子并未让他痛苦,但失

去孩子却让他无法接受。在他的心里,孩子的意义远远大于妻子。作者在书中提

到,他读书时曾因为打架、斗殴等罪名三度入狱,他却毫不在意:“那些老师都是

伪君子,和警察没什么区别。”他头脑灵活,却频频更换工作,他总说:“你不能

相信任何人。”这个男子的心病就是心灵地图过了时。

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总是违背对他的承诺,甚至忘了他生日,却

不认为有多严重。父母的漠不关心,让他的童年充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