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类中医诊疗项目操作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类中医诊疗项目操作规范

?1.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是指运用推拿疗法对本病加以治疗。本病是由于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或马尾综合征,腰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等症状。

适用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症

禁忌症

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骨结核、骨肿瘤、腰椎滑脱、椎体压缩性骨折、严重椎管狭窄或有较大骨赘者、妊娠期妇女,应视为推拿疗法的禁忌证。

拔罐疗法及操作步骤

(一)部位及取穴

主要操作部位在腰骶臀部及下肢(患侧为主)的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其次在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阴脾经。主要穴位: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承扶、委中、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承山、三阴交、悬钟、昆仑、太溪、然谷、太冲、足临泣,以及腰部及下肢的阿是穴。

(二)手法

滚、推、拿、按、揉、点、擦、弹拨、拍法、拔伸、抖等常规推拿手法,以及腰部整复手法。

(三)操作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腰骶臀部及下肢(患侧为主)施滚、推、拿、按、揉、擦、弹、拨、拍法等常规推拿手法。

2.医生用点按法,操作在腰骶臀部及下肢(患侧为主)阿是穴以及肾俞、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承扶、委中、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承山、三阴交、悬钟、昆仑、太溪、然谷、太冲、足临泣等穴位。

3.在病变棘旁的压痛点以轻快的弹拨操作。

4.腰部对抗牵引,抖法以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利于髓核复位。

5.腰椎整复手法:①患者仰卧,医生施以被动直腿抬高的下肢扳法。可据病情选用以下复位手法:②患者俯卧时的腰椎斜扳法。③患者坐于双连椅上,医生施用腰椎旋转复位手法。

六、疗程

每日1次,每次操作30分钟左右,每个疗程15?天。

?2.落枕推拿治疗法

针对落枕病所进行的推拿治疗。

适用范围

落枕。

禁忌症

(一)颈项皮肤破损或有皮肤病者

(二)严重内脏疾病患者,如血压过度增高等患者暂不治疗

(三)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者

操作步骤

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医生手部清洁后立于患者的侧面施术,施术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1.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先以滚或一指禅推法等松解手法作用于患侧颈项及肩部,反复3~5遍,同时可配合颈项屈伸和侧屈被动运动;再以拇指按揉法作用于风池、天柱、肩井、肩中俞、天宗、落枕、阿是穴等穴。

2.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以拿法拿颈项部及风池、颈夹脊、肩井等穴。

3.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以弹拨法弹拨颈项及肩背痉挛肌肉,以压痛点为重点。

4.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以掌擦法作用于颈项部及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5.如患者伴有棘突偏歪者可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整复。

疗程

每日1次,每次操作15-20分钟。

?3.颈椎病推拿治疗法

颈椎病推拿治疗是针对因颈椎、椎间盘和周围纤维结构刺激或压迫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以及颈部交感神经而产生的系列症候群的颈椎病所采用的推拿治疗。

适用范围

适应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及混合型颈椎病。

禁忌症

(一)颈椎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手法治疗。

(二)颈椎骨折、颈椎内有金属物固定术后,损伤局部禁止使用推拿手法治疗。

(三)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损伤症状。

(四)意识障碍及不能配合推拿治疗患者。

操作流程

(一)部位及穴位

酌情选取颈肩部、肩背部、双上肢、头面部等作为操作部位,以膀胱经、胆经、督脉经为主,可选颈夹脊、风池、风府、翳风、大杼、大椎、肩井、天宗、臂臑、缺盆、天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太阳、阿是穴等穴位。

(二)主要手法

酌情选取滚法、揉法、一指禅、按法、点法、擦法、推法、拔伸法、扳法、拍法、叩法等手法。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医生手部清洁后立于患者的侧面施术,施术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1)先进行一般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生在颈肩部、颈项部、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患侧为主)施滚法、推法、拿法、按法、揉法、擦法、弹拨法等常规推拿手法。

(2)然后按病理分型分别采用以下手法治疗:

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一般操作基础上,可增加颈项部拔伸法,上肢手指点穴等手法操作。

②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一般操作基础上,可增加头面部、颈部拔伸等手法操作。

③交感型颈椎病:在一般操作基础上,可增加胸腹部、四肢部位、穴位等手法操作。

④脊髓型颈椎病:在一般操作基础上,可增加腰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等手法操作及循经手指点穴治疗。

⑤医生用点按法,操作在颈肩部(患侧为主)阿是穴以颈夹脊、风池、风府、翳风、大杼、大椎、肩井、天宗、臂臑、缺盆、天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阿是穴等穴位。

⑥在病变棘旁的压痛点以适度、渗透的弹拨操作。

⑦可选用颈椎、拔伸、定位或不定位旋转板法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护理师持证人

致力各种公文、PPT写作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204211100002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30日上传了护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