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鉴赏针对性训练.docx

古诗鉴赏针对性训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针对性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两题。(9分)

训练点:(1)诗句理解(词语理解);(2)“形象”特点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释: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3、4两题。(9分)

训练点:(1)诗作标题(词语)理解;(2)诗作的思想情感。

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③。

因吟郢岸百亩蕙④,欲采商崖⑤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⑥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释: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③裁诗:作诗。④《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⑤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⑥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3.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4.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5、6两题。(9分)

训练点:(1)诗作内容(语句)的意思和关系;(2)诗作内容(诗句)的理解。

示儿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9题。(9分)

训练点:(1)诗作内容(语句)的理解;(2)诗作的语言(用词)。

纪村事

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

[注]①饷田:到田间送饭。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8.“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3分)

9.“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两题。(9分)

训练点:(1)诗作内容(诗句)的理解;(2)诗作的意象、表达和思想情感。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释: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1.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