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理解翻译句子的基本方法及典例剖析.docxVIP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理解翻译句子的基本方法及典例剖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理解翻译句子的基本方法及典例剖析

翻译句子,是文言文必考的一个题型。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忠实原文、表意明确、简明优美。为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我们就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翻译的基本原则

中考翻译文言文语句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将文言文的词语和句式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原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译句:屠户的处境很困迫,担心前后一起遭受狼的攻击。

直译要求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灵活地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字句,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原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译句: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样的翻译就是意译。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准确翻译,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准确到位;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补充,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还要能识别特殊句式,辨明修辞,注意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

二、翻译的基本方法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一课后的“积累拓展”部分,编者给出了明确的翻译指导——留、替、调、补、删。下面分别结合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课文来举例分析。

1.留

教材解释为“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一是保留国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翻译为: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见。

二是保留年号,如《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翻译为: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三是保留地名,如《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翻译为: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四是保留书名,如《北冥有鱼》“《齐谐》者,志怪者也”一句,翻译为:《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五是保留人名,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翻译成: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都是良善诚实、忠贞纯正的人。

2.替

教材解释为“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如:

屠自后断其股。(《狼》)

例句中,“屠”指屠户;“股”是古今异义词,是“大腿”的意思,这里指狼的后腿;“断”是单音节词,其义和现代汉语中的“砍断”相同。因此,我们可以用“屠户”“砍断”“后腿”来替代“屠”“断”“股”三词,译为“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3.调

教材解释为“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用法。

一是主谓倒装,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的正确语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也太不聪明了”。

二是宾语前置,如《陋室铭》的“何陋之有”正确语序应为“有何陋”,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是定语后置,如《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确语序应为“高居(于)庙堂则忧其民,远处(于)江湖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则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则替君王担忧。

四是状语后置,即介宾短语后置,如《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正确语序应为“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翻译为: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4.补

教材解释为“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需要使用“补”这一方法的通常为省略主语、宾语、谓语或量词、介词等成分的句子。如: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省略了主语,加上主语之后翻译为: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一句既省略了主语也省略了宾语,翻译的时候都要加上:(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了谓语,加上之后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则士气穷尽。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省略了量词“座”。

《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省略了介词“于”,应翻译为: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5.删

教材解释为“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文言中凡是无实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以省略掉。比如虚词“之”。

“之”做结构助词时,通常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如:

《爱莲说》中的“菊之爱”“莲之爱”“牡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