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章翻译与民族语(下):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节01一、佛教典籍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1、译者对翻译的思考道安:“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提倡尽量保持佛经原文的词汇形式;鸠摩罗什:“曲从方言,趣不乖本”,强调在保持和发扬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寻找译入语中的可用词汇;玄奘:“五不翻”原则,规定了五种使用音译的情况;梁启超:佛经翻译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两种,而且每种构词方式在数量上都“各以千记”:缀华语而别赋新义,如:真如、无明;存梵音而变为熟语,如:涅槃、般若当代学者指出的佛经翻译的五种构词方式:汉词佛意;意译词汇;梵汉合璧词;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成语与熟语佛经译者的贡献01020304汉语语言中出现了很多佛教意味很浓的词汇。清末编写的《佛教大辞典》收录了35000多个常用词汇;当代学者统计,四字成语中90%以上源于佛教。一、佛教典籍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佛教意味词例举01缘起:佛语中表示同时的或异时的互存关系,现表示事情起因。02世界:佛语中表示时间与空间,现表示所处环境。03刹那、瞬间、弹指、须臾:佛语中表示不同时间长度,现都表示时间短。04具有派生能力的佛教创词,如:佛、魔、心。05四字成语和熟语,如:天花乱坠,作茧自缚,随机应变。06一、佛教典籍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佛经翻译在词汇和语言方面的意义为汉语语言增加了很多新词汇;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的发展:促使双音词和多音节词得到进一步发展;四字格成语更是明显增加。一、佛教典籍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佛经典籍翻译对中国音韵学最重要的影响有三个方面:1四声: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陈寅恪)2字母:佛经译者根据梵文字母,创造了汉字的拼音方式3等韵图表4佛经典籍翻译对中国句法的影响:5佛经翻译使用了大量的倒装句、提问句和解释句6引入助词“于”的被动句式也始于佛经翻译,如:供养于诸佛7汉魏六朝时的佛典中还出现由“把、将、着、了、便、就”等构成的新兴语法成分8二、佛经典籍翻译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为现代汉语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佛经典籍翻译对中国文体的影响:佛经翻译使用了一种散文和韵文交错使用的口语化文体,在佛教中称为“变文”,即把佛经内容演为便于讲唱的通俗文词;要言之,佛寺禅门成为了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为阐释所译佛经需要,还出现了一种记录禅师们谈话和开示的特殊文体——语录体。03010204二、佛经典籍翻译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为现代汉语的兴起提供了土壤译者亦追求语言的文学性1严琮在八备说中就有一条关于文学性的论述:“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四备也”,即要求译者通晓中国经史,擅长文学;2鸠摩罗什:以重视译本的“文藻”著称,有“嚼饭与人”的著名比喻3三、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从文学题材方面证明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兴盛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题材“志怪小说”;译者在佛经中队佛教的术语无论采用音译还是意译,都可能激发中国读者新的想象力,从而以译者都无法预想的各种方式丰富着中国的文学题材;佛经中还有很多寓言,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又一个题材源泉;中国明代的白话小说《西游记》更是文学题材受佛经翻译影响的典型代表;中国古典小说代表《红楼梦》也体现出很深的佛家观念;随着佛经的普及,中国很多文学即使不直接取材于佛经,也都或多或少带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人生是苦”等宣传佛经的观念。从文学结构方面证明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唐代起,佛经翻译还因讲经的方式,衍生出一种韵散交错的变文形式,即说与唱结合,散文体中间穿插诗词;佛经译本不仅影响了唐传奇的内容,还影响着唐传奇的文学结构;两宋时期出现的“话本”甚至把佛经的文学结构囊括入内。三、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佛经对于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还在于很多诗人和文学家都在思想和文学观上深受佛经影响。03甚至中国诗歌评论和其他文论都采用了很多佛教语言04从文学语言方面证明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01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学语言产生很大影响,一部分归功于佛经原文独特的文学性,还有很大部分归功于译者译笔的文学性。02三、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01第二节02清末民初的翻译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中国曾兴起过一阵科技翻译的小高潮,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并没有受到关注,西方的科技也仅仅是被看做“枝末技艺”,翻译的动机最多是“师夷之长”;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各阶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