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临床颈动脉斑块结构、临床症状、危害、危险关键、诊断、危险因素、检查人群、治疗要点、他汀药物服用时机、斑块危险及形成和消失联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长期动脉硬化的结果,是人体器官老化的一种病理表现。究其原因,是由于血管压力及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就会附着在受损处,再经过免疫细胞的参与,就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硬化斑块的主要结构是由其核心的脂类物质和表面的一层纤维帽组成。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根据调查,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动脉斑块检出率是40%,60岁以上的人群动脉斑块检出率是90%。
临床症状及危害
颈动脉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重要血管之一,是给大脑供血的主干道。倘若有斑块形成,那么颈动脉血管就会变得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如果血管狭窄程度较轻,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如果狭窄程度较重,可出现头晕、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一过性失语及肢体活动不灵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如果斑块破裂脱落,还会堵塞血管引起脑梗死,导致偏瘫、失语等。由此可知,颈动脉斑块的症状轻重不一,这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以及引起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
此外,颈部动脉是全身动脉的一部分,是反映全身动脉系统病变的重要“窗口”,通过它可以推测其他动脉的情况。如果颈动脉已经形成斑块,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动脉(如冠状动脉、颅内动脉、肾动脉等)也已经发生了相似的病变,应当引起重视。
诊断
颈动脉斑块在人群中非常普遍,但大多数人都没有症状,大都是在做颈动脉彩超检查时被偶然发现的。
动脉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构成,三层膜紧密贴合在一起。临床上一般是通过测量动脉内-中膜层(IMT)厚度作为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主要标准:IMT<1.0mm为正常;IMT在1.0~1.5mm为内-中膜增厚;IMT>1.5mm为斑块形成。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
此外,还可按照狭窄程度划分,狭窄小于50%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
危险关键
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评估,一看斑块性质是否稳定,二看是否出现了颈动脉狭窄。
斑块的稳定性主要是看超声结果的回声。表面光滑、外形规则、强回声是稳定性斑块(硬斑块);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低回声是不稳定性斑块(软斑块);强弱回声混杂是混合性斑块。稳定性斑块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较小,不稳定斑块容易脱落阻塞血管,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较高,混合性斑块的风险介于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斑块之间。
如果稳定性斑块所致颈动脉狭窄小于50%,一般不会对脑部产生影响;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50%,危险性相应增加;如果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大于70%,即属于高度狭窄。
导致危险因素
颈动脉斑块的相关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其中,高血脂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必多言;高血压可损伤血管内膜,更便于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糖、脂代谢紊乱,使动脉粥样硬化雪上加霜,因此,格外重视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控制。
检查人群
所谓“颈动脉超声”,就是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查颈动脉内膜是否有动脉粥样斑块、狭窄和扩张(动脉瘤),评估斑块的性质、位置及严重程度,帮助医生精准判断病情,预估卒中风险,决定治疗方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每年至少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
1.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卒中家族史、年龄大于55岁等危险因素者。
2.经常头晕、头昏或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人。
治疗要点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主要包括三方面:
1.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杂粮,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2.药物治疗
严格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中,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和降压治疗是防治动脉粥样斑块的“三大基石”。
1)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后容易形成血栓,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均应行抗血小板治疗来预防血栓形成。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血栓形成。目前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第三代降脂药物降脂效力最强。至于具体选择哪一种他汀,要根据降脂目标及具体病情而定。他汀类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时,可联用依折麦布、PCSK9等其他降脂药,尽可能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患者应坚持长期规律用药,间断用药的做法并不可取。
3)降压治疗: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求.doc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区别、药理学分类特点、适应症、共识推荐及注意事项.doc
- 临床缺血性急性肾小管损伤病因、发病机制、关键诊断特征、病理三镜及鉴别诊断.doc
- 临床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等心衰用药适应症及应用方法.doc
- 临床血清 25(OH)D正常水平、维生素D缺乏表现与定义及常规监测要点.doc
- 临床儿科心电图篇常用检查导联心电图位置、各波正常值及测量要点.doc
- 临床胸腹水常规生化指标参考区间、临床意义、指标解读及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要点.doc
- 临床腱鞘囊肿病理、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要点.doc
- DB3204_T 1025-2022 常见天牛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2_4147-2021 表面涂装(工程机械和钢结构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201_T 1094-2022 红叶石楠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201_T 1074-2022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工作规范.docx
- DB32_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docx
- DB3204_T 1026-2022 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docx
- DB3201_T 1085-2022 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规范.docx
- DB3201_T 1083-2022 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 基本要求.docx
- DB3201_T 1084-2022 基于消防感知设备的“九小场所”和独居老人住宅火灾处置规程.docx
- 24CJ36-2 酮乙烯酯(KEE)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docx
- DB3201_T 1090-2022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5_T 8026-2024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术装备配备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