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月考试题回顾: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绵阳一诊)浣溪沙朱敦儒(宋)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4分)参考答案:?以乐景衬悲情,(2分)?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作者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2分)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01芦溪中学李俊科02古诗鉴赏中的情与景关系近三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情与景的关系的考题:2013广东卷福建卷2012山东卷湖南卷江西卷2011全国课标卷三个角度: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知的角度: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通感)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四个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六种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双关通感借代六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意象叠加)对比衬托回顾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中“情”的把握意象主题思想(题材)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又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反衬)以乐写乐,以哀写哀--(正衬)两种形式:四种内在联系:情与景结合的相关术语01常见题型:02意象(意境)题03情与景关系类04作用类意象(意境)题答题步骤抓住意象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bēi)北宋程颢(hào)?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注]?程颢,宋代大儒,理学家。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1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答案】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等)(1分)的意境,2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01列举景物(意象)0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03意境)0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05二、情景关系类答题步骤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字太朴,唐朝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4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