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踩堂——精选推荐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踩堂——精选推荐
摘要:踩堂,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对踩堂的起源、发展、形式、特点以及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踩堂的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分析了踩堂在民间信仰、社会生活、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作用,揭示了踩堂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踩堂的起源与发展、踩堂的民俗特征、踩堂的艺术表现、踩堂的社会功能、踩堂的文化价值以及踩堂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踩堂,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各地有着广泛的流传。它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踩堂活动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踩堂文化。本文从踩堂的起源、发展、形式、特点等方面入手,探讨踩堂在民间信仰、社会生活、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作用,旨在为研究踩堂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踩堂的起源与发展
1.踩堂的起源
(1)踩堂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学家研究,当时的人们为了祈求丰收、驱邪避凶,会在特定的日子进行集体踩踏仪式。这一时期,踩堂活动主要以群体踩踏石头、土地等形式进行,旨在借助群体的力量达到驱邪的目的。例如,在山东日照的“石头会”中,参与者会踩踏一块巨大的石头,以求得平安和好运。
(2)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踩堂活动逐渐融入了民间信仰的元素。此时,人们开始将踩堂与祭祀活动相结合,认为通过踩踏神祇的象征物可以祈求神灵庇佑。例如,在湖南湘西的“踩鼓盆”活动中,参与者会踩踏用竹篾编成的盆状物,象征着踩踏鬼魂,以此驱除邪灵。据记载,这一活动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3)随着时间的推移,踩堂活动逐渐从祭祀活动转变为民间娱乐活动。在明清时期,踩堂活动逐渐普及,成为人们庆祝丰收、迎春祈年的重要方式。据统计,明清时期我国各地踩堂活动的参与人数多达数十万。例如,在浙江温州的“踩高跷”活动中,参与者们会穿着五彩斑斓的服装,踩在高跷上表演各种节目,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一时期,踩堂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踩堂的发展历程
(1)踩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踩堂活动主要在节日庆典中作为一项娱乐节目出现。明清时期,踩堂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民间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春节期间,踩堂活动更是达到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关于踩堂活动的详细记载。
(2)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变革和城市化进程,踩堂活动开始从乡村向城市扩散。此时,踩堂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踩高跷、踩木凳外,还出现了踩鼓、踩竹马等新形式。例如,在江苏南京,踩鼓活动成为了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
(3)进入现代,踩堂活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保护。1980年代以来,踩堂活动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推广。各地纷纷举办踩堂文化节,使这一传统活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今,踩堂已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3.踩堂的分布情况
(1)踩堂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在北方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据统计,我国约有20多个省份都有踩堂活动的存在。以山东省为例,据统计,全省有超过100个县市举办踩堂活动,参与人数每年超过百万。其中,日照的“石头会”、青岛的“踩高跷”等都是颇具特色的踩堂活动。
(2)在南方地区,踩堂活动同样有着广泛的分布。以广东省为例,全省约有30多个县市举办踩堂活动。其中,潮汕地区的“踩鼓盆”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在福建省,踩堂活动在闽南、闽西等地均有流传,如漳州的“踩木凳”活动、龙岩的“踩高跷”表演等,都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
(3)在少数民族地区,踩堂活动也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以云南省为例,彝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举办踩堂活动的传统。如彝族的“踩高跷”表演,不仅展示了民族特色,还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马踏飞燕”踩堂活动,将骑马技艺与踩堂表演相结合,独具魅力。这些分布在各民族地区的踩堂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踩堂的民俗特征
1.踩堂的仪式特点
(1)踩堂的仪式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程序和仪式感上。踩堂活动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举行,如春节、元宵节、丰收节等。仪式开始前,参与者们会聚集在指定的地点,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和流程进行活动。例如,在山东日照的“石头会”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