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NUMPAGES\*Arabic1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1层基础必备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 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 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十分活跃,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3.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燕昭王派大将秦开渡过辽水进击箕氏朝鲜(周封侯国),“取地二千里’’,开辟了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列国纷争不断加剧 B.郡县体制全而推广

C.诸侯强国开疆拓土 D.边疆地地区实现稳定

4.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兼并的史实,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

诸侯国

灭国数目/个

说明

42

诸侯国之中,楚灭国之数是较多的,当中包括蔡、息、申等姬姓诸侯国

约20

春秋时期,秦集中向西面拓展,兼并犬戎、冀戎等西戎小国

17

史称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兼并了周围大量小国

约30

齐桓公时期兼并了大量位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诸侯国

A.楚国实力最强 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分封制完全瓦解 D.传统政治秩序走向崩溃

5.春秋前期七八十年的大国争霸,宋国被卷入战事达40多次,对外不得不采取“二亲”政策,即楚强亲楚,晋强则亲晋。但不管是亲晋、亲楚,附属国对霸主是“无岁不聘,无役不从”,大国出兵攻战,附属国要陪着出兵,供应赋役。据材料可知()

A.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B.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C.当时礼乐征伐已自大夫出 D.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破坏

6.“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称霸一方的诸侯越来越多 B.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C.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D.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

7.商鞅认为,耕织是生产之本,故称为本业;而工商业是不事生产的,故称它们为“末业”。商业只是靠转贩粮食、丝织品、布匹等产品来牟利,工商业的经营,只会妨碍农业。因此,他主张()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实行什伍连坐

8.封建制度确立后,中国古代的多数地主选择了租佃方式,“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有了一定前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这说明租佃方式()

A.逐步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损害了多数地主阶层的利益

C.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D.巩固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

9.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秩序的规范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分封制度的强化 D.争霸战争的频繁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11.下图为1933年安徽寿县楚幽王墓出土的战国铸客大鼎,鼎口有铭文“铸客”。有释“铸客”是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而非本国的工匠。由此可知()

A.楚国青铜铸造技术落后于其他诸侯国

B.工场主雇佣劳动力现象开始出现

C.战国时期已出现身份较为自由的工匠

D.各诸侯国户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2.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下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 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 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1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自行铸造货币,货币的形制各有特点,主要形成了四大货币体系,即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圜钱体系和楚币体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战国时期()

A.重商主义十分盛行 B.货币流通受到阻碍

C.国家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