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6.11),完成8~9题。8.亚洲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图中序号代表季风气候的有()A.①②③B.①⑤⑥C.⑤⑥⑦D.④⑥⑦9.形成季风气候的原因主要是()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BC读“‘金砖国家’示意图”(图6.12),完成10~12题。10.图中所示“金砖国家”都属于()A.北半球国家B.东半球国家C.发达国家D.沿海国家D11.下列关于俄罗斯、巴西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俄罗斯地跨两个大洲,国土面积广大B.俄罗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C.巴西位于南半球,气候比较凉爽D.巴西北部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12.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同的社会条件有()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政策优惠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⑤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C**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认识大洲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2025年备考指导本专题主要考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大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特征,并能简述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识梳理重点一亚洲的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地理位置(表6.1)。(2)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①面积最大,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1°N~11°S;③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3)亚洲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位置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表6.12.地形和河流(表6.2)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地形、地势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平河流走向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表6.23.复杂的气候(图6.2、表6.3)亚洲气候类型(9种)面积最广的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亚洲东部③温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①热带季风气候其他类型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表6.3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图6.3为“亚洲地理位置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①地跨热、温、寒三带②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③四面环海,气候湿润④地形多样,河流众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2.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①—热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B.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D.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A重点二亚洲的人文环境1.亚洲的人口(表6.4)项目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7个: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人口数量(2020年)46.41亿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0.93%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的依据①人数最多;②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最多;③净增人口最多;④人口密度最大影响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九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七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三陆地和海洋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六南方地区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七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四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五北方地区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一中国的自然环境课件.ppt
-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五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课件.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