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选择题专攻6.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分析应用
1.有关Ksp曲线图的分析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如: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1)a→c,曲线上变化,增大c(SO2-)。
(2)b→c,加入1×10-⁵mol·L-¹Na₂SO₄溶液(加水不行)。
(3)d→c,加入BaCl₂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4)c→a,曲线上变化,增大c(Ba²+)。
(5)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6)不同曲线(T₁、T₂)之间变化仅能通过改变温度实现。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有关沉淀溶解平衡对数直线图的分析
如:
b
4
6
2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已知:pM=-lgc(M)(M:Mg²+、Ca²+、Mn²+),p(CO3-)=-Ig
c(CO3-)。
(1)横坐标数值越大,c(CO3-)越小。
(2)纵坐标数值越大,c(M)越小。
(3)直线上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
(4)直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
(5)直线下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
(6)直线上任意点,坐标数值越大,其对应的离子浓度越小。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应用示例】
常温下,用AgNO₃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¹的NaCl、
K₂C₂O₄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₂O2-水解)。
AgCl
Ag₂C₂O₄
-3.75-2.46
4
3
2
1
-7.75
●n
-5.75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lgc(Agt)
lgc(X)
回答下列问题:
(1)Ksp(Ag₂C₂O₄)=____,其数量级为
(2)n点是AgCl的_(填“过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是Ag₂C₂O₄的_溶液。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解析(1)Ksp(Ag₂C₂O₄)=c²(Ag+)·c(C₂O²-)=(10-4)²×10-2.46=10-
10.46,其数量级为10-¹。(2)由图可知,n点Q(AgCDKsp(AgCl),所以n点是AgCl的过饱和溶液,Q(Ag₂C₂O₄)Ksp(Ag₂C₂O₄),所以n点是Ag₂C₂O₄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1)10-10.4610-¹1(2过饱和不饱和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24·浙江6月)室温下,H₂S水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
随pH变化关系如下图[例如δ(H₂S)=
]。已知:Ksp(FeS)=6.3×10-18,KspFe(OH)₂]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4.9×10-17。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FeS大于Fe(OH)₂
B.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8.2~10.0),用NaOH标准溶液可滴定H₂S水溶液的浓度
C.忽略S²-的第二步水解,0.10mol-L-¹的Na₂S溶液中S²-水解率约为62%
D.0.010mol·L的FeCl₂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20mol·L的Na₂S溶液,反应初始生成的沉淀是FeS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分析在H₂S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₂S÷H++HS⁻、HS÷H++S²-,
随着pH的增大,H₂S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HS-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S²-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图中线①、②、③依次代表H₂S、HS-、S²-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由①和②交点的pH=7可知Kai(H₂S)=1×10-⁷,由②和③交点的pH=13.0可知Ka₂(H₂S)=1×10-
pH
专题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3
O
核心精讲真题演练考向预测
解析A.FeS的溶解平衡为FeS(s)÷Fe²+(aq)+S²-(aq),饱和FeS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2.1旋转的定义及性质(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课件).pptx
- 3.2.2旋转作图(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课件).pptx
- 3.3.1中心对称(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课件).pptx
- 3.4 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第2课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3.9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4.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4.1 认识三角形(第4课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4.1 线段、射线、直线(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4.2 提公因式法(第1课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