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红色文艺,指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伴相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以反映无产阶级革命
运动为主要内容,集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文艺体系。
红色文艺以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与文化创造力,形塑着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取向,进而激
励着民众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与解放、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
旗谱》等战争题材的红色小说塑造了周大勇、杨子荣、朱老忠等人物,他们在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以
忠勇坚韧的崇高品质,彰显出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进而引领了中国人民心系国家、志存高远
的价值信念。《黄河大合唱》以振奋人心的歌词,豪迈激昂的旋律,诉说了中华民族的悲怆命运,鼓舞了
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奋勇向前的士气,张扬了中华民族刚毅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红色文艺将庄严崇高
的理想信念与自信乐观的豪迈情怀,潜移默化地播撒在中国人心中,深度参与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
与文化人格的形塑。
红色文艺艺术化地投射着中国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多元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
广泛反映了百年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与群体生存样态。红色文艺记录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演变轨迹,呈现了
中华民族破旧立新的现代化历程。农村题材的红色小说围绕着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展现了广大农
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历程。
20世纪30年代,茅盾、叶紫、夏征农等创作的农村破产题材小说,揭示了“丰收成灾”、谷贱伤民的
畸形社会现象,反映了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下,饥寒交迫、哀哀无告的生存处境以及艰难觉醒、走向抗
争的革命经历。40年代,丁玲、周立波、赵树理等创作的土改题材小说,显示了土改运动之于广大农民生
活方式的变革意义,土改运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造以及政治秩序的重建,使得广大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
人,实现了物质生活与政治生活的重大进步。
红色文艺折射着百年来中国人丰富的文化生活方式,呈现着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与民俗风
情。赵树理创作的《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集中描绘了黄土高原的文化习俗,如“窑洞”民居方式、
处置纠纷的“吃烙饼”仪式、“八音会”“求雨”等民俗事项,从中传达出农民对民主政权、现代革命的迫切追求
意识。
红色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经验,彰显了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红
色文艺注重将古典通俗小说中的英雄传奇、才子佳人等叙事模式,创造性地转换到革命历史题材之中。《红
旗谱》将家族复仇的传奇叙事嵌入阶级斗争的情节结构之中,从而彰显正必胜邪的革命伦理。《青春之歌》
将两性结合的言情叙事嵌入革命性格的成长逻辑之中,从而强化知识分子的政治归属。红色文艺注重采用
自然鲜活、清新明快的民间语言,描绘土乡土色、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从而契合人民大众的期待视野与
审美习惯,张扬人民大众的审美主体性,进而符合人民大众通俗化、民族化的审美追求。诸如赵树理的“新
评书体小说”、孙犁的“浪漫抒情小说”等,以鲜明的民间生活气息、地域文化色彩与民族审美形式,深刻影
响广大民众的接受心理与审美趣味。
(摘编自赵学勇《百年中国红色文艺的文化精神及当代意义》)
材料二:
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创造。”由此可见,情感在文艺作品中的地位重要而独
特。红色故事由血泪和汗水铸就,故事中天然地凝结着巨大的悲喜,隐藏着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引线”。
回顾讲述红色故事的文艺作品会发现,但凡优秀之作,无不散发着情感的温度。歌剧《白毛女》中有感天
动地的父女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生死相依的战友情。文艺作品中的红色故事,往往涉及党史、
军史、国史中的重大史实,涉及革命先驱、党和国家领袖以及英模人物。过去一段时间里,不少创作者不
敢放飞想象的翅膀,不愿打开人物的情感世界,把人物都塑造成了“光伟正”“高大全”,导致红色题材创作一
度陷入人物脸谱化、故事程式化的怪圈,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引起读者、观众的兴趣。
虽然很多红色故事发生时的时空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但任何年代,人们的情感诉求和情感经验总是
相通的。通过为红色故事注入更多情感逻辑和情感力量,能够让故事更具张力,让人物更加丰满,让整个
红色叙事更加逻辑自洽、令人信服,让严肃厚重的历史和抽象的价值观念走进普通百姓的内心。
历史与时代从来不能被分割,优秀的红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