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第I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的居住形式多样:有窑洞、半地穴式单间、双开间浅半地穴,还有在夯土台基上建立的宫殿。这说明当时()
A.地貌决定居住形式 B.国家政权已经出现
C.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D.原始农业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山西陶寺遗址存在窑洞、半地穴式单间等普通居住形式,同时又有夯土台基上的宫殿。普通居住形式供一般民众居住,而宫殿显然是为权力阶层所建。这种居住形式的巨大差异,反映出当时不同阶层在居住条件上有明显区别,说明社会阶层分化明显,C项正确;题干更多地指向了社会结构和组织的复杂性,而非单纯的地貌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国家形成的标志是城市的兴起、国家暴力机器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和礼制的形成等,仅凭居住形式多样的特征并不能直接得出国家政权已经出现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陶寺遗址的居住形式多样,据此并不能直接得出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到春秋时期,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这主要表明()
A.社会转型出现 B.人口流动频繁
C.户籍管理严格 D.列国纷争加剧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夏商西周时人们基本生活在“族”中,春秋时期普通民众兼具族和国家两种身份。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氏族与宗族力量渐退,血缘关系的影响削弱,地域特征上升(某地之人、某国之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等)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制向封建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身份的构成变化,而非人口在地域之间的流动情况,无法得出人口流动频繁的结论,排除B项;身份的变化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结构和民众与不同组织的关系,与户籍管理没有直接关联,且材料也未涉及编户齐民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的纷争加剧,但材料未涉及列国纷争加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3.秦朝的货币政策规定了上币、下币二等制,上币为金币,贵重易携带,主要适用于社会上层,下币为铜钱,低廉易日用,在民间经济活动中使用更广泛。还有一种货币——布,它与半两铜钱、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价,可称为“中币”。这一货币运行制度()
A.加速了等级秩序瓦解 B.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C.阻碍了统一市场形成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货币政策设计了上币、下币和中币三种货币形式,上币和下币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活动,中币与铜钱、金币之间有法定的比价。这样的制度设计不利于维护国家对货币的统一管理,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古代中国社会存在等级秩序,秦朝的上币和下币体现了等级秩序,排除A项;题干是秦朝的货币政策,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这一制度设计抑制了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4.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这有利于()
A.社会稳定 B.边疆开发
C.管理匈奴 D.消除割据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汉(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西汉统治者把“关东贫民”外迁,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缓解关东地区的贫困问题,同时将这些人口迁徙至边疆地区,以增加边疆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迁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的政策,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不守规矩的吏民,将他们迁徙至边疆地区进行劳役或戍边,以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防御力量,提高边疆地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B项正确;西汉统治者组织人口迁徙,会对迁入地的社会稳定造成消极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