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第十章讲解.pptx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第十章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主讲人:赵卫峰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第十章—

第二节挥发油

二、组成和分类四、提取与分离三、理化性质五、检识一、概述

挥发油掌握挥发油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提取方法熟悉挥发油的分离和检识方法理解挥发油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挥发油的分布和生物活性学习要求丁香酚

一、概述(一)含义挥发油(volatileoils)又称精油或芳香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与水不相混溶,可随水蒸气蒸馏。

一、概述(二)分布分布特点: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在我国野生与栽培的芳香植物大约有70科,200属,约600-800种。存在科属植物:菊科(菊、蒿、苍术、白术等)、芸香科(芸香、橙皮、降香、柠檬等)、伞形科(白芷、川芎、小茴香、当归等)、唇形科(薄荷、活性、紫苏等)、樟科(樟木、乌药肉桂等)、木兰科(厚朴、八角茴香、辛夷等)、姜科(姜黄、莪术、山奈等)

一、概述(三)存在部位和特点部位:挥发油存在于植物的腺毛、油室、油管、分泌组织或树脂道中。全株或者花蕾、果实、果皮、种子、根或根茎等部位,大多数呈油滴状存在,有些与粘液质、树脂相伴,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特点:有时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不同,生长环境和采收季节不同,挥发油的含量和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别(四)含量一般在1%以下,也有少数含油量在10%以上,如丁香含丁香油高达14%~21%。

一、概述(五)生物活性祛风解表活性:如薄荷油中的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止咳平喘活性:如牡荆、满山红、小叶枇杷挥发油等抗癌活性:如莪术挥发油降血压活性:如檀香、松节挥发油活血镇静活性:如当归、川芎挥发油行气开胃活性:如砂仁、豆蔻、小茴香挥发油等

二、组成和分类挥发油是一类混合物,组成成分复杂,一种挥发油常由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成分组成。(一)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和它们含氧衍生物,而且含氧衍生物多半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如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占80%左右,樟树油中樟脑含量约占50%l-薄荷醇樟脑

茴香醚桂皮醛丁香酚在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为一些小的芳香族成分,大多是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烷类衍生物,如桂皮油中的桂皮醛、丁香油中的丁香酚、茴香油中的茴香脑等。二、组成和分类(二)芳香族化合物

二、组成和分类(三)脂肪族化合物一些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在挥发油中常有存在。正壬酮甲基正壬酮葵酰乙醛人参炔醇

二、组成和分类(四)其他类化合物除以上三类化合物外,还有一些能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样物质,如大蒜油、芥子油、挥发杏仁油等,也将其称之为“挥发油”。大蒜油则是大蒜中大蒜氨酸经酶水解后产生的含大蒜辣素(allicin)的挥发性油状物质。大蒜辣素

三、理化性质(一)性状状态: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的在低温冷却时其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滤除脑后的挥发油称为“脱脑油”颜色: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少数含薁类化合物或色素具有其它颜色。如洋甘菊油因含有薁类化合物而显蓝色,苦艾油显蓝绿色,麝香草油显红色。气味:大多具有特殊而浓烈的香气或其它特异气味,有辛辣烧灼的感觉,呈中性或酸性。气味是鉴别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挥发性: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三、理化性质(二)溶解性挥发油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中,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而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一定数量。挥发油中极性大的成分可部分溶于水,可制成芳香水剂

三、理化性质(三)物理常数沸点:一般在70~300oC之间,具有随水蒸汽蒸馏的特性;相对密度: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的(如丁香油、桂皮油),相对密度在0.85~1.07之间;比旋度:在+97o~117o范围内;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之间。挥发油是混合物,单各组分成分基本稳定,物理常数有一定的范围

三、理化性质(四)稳定性氧化变质:空气及光线加速其氧化速度,导致密度增大,颜色变深,失去原有香味,并能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再随水蒸汽而蒸馏了。挥发油贮存:其产品应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低温保存。

2、溶剂提取法4、吸收法3、压榨法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四、提取与分离(一)提取微波萃取法1、水蒸气蒸馏法

(一)提取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挥发油与水不相混合,当受热后,二者蒸气压的总和与大气压相等时,溶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方法:分为水蒸气蒸馏和共水蒸馏法

(一)提取1、水蒸气蒸馏法(提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