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中国文学史,诗与酒好似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离。从司马相如到曹操,从阮籍到刘伶,莫不以诗酒相伴随。如果再往下延伸,把李白、李清照等人都拉进来,这个名单恐怕要难以控制了。而在中国士人酒文化的历史中,陶渊明的意义非同寻常。

酒从产生之时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但从先秦到两汉,酒文化的属性基本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饮酒活动在宗教祭祀、礼制文化、政治兴亡等重大社会问题上的需求和使用。对于个人来说,先民们认为饮酒活动对个体最大的好处是养生和治病。魏晋开始,把饮酒文化与士人人格精神建设相衔接,改变传统饮酒文化内涵的首创者为竹林七贤。他们把以往酒文化中的宗教祭祀用途修改为士人对于逍遥境界的追求,把先民饮酒文化的礼制文化作用修改为反礼教的工具,把殷周时期因政治兴亡对于饮酒活动的限制改为自己用醉酒来遮掩真实政治面目的“漫形之具”,把先民饮酒的养生治病功能翻改为及时行乐的工具。如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把饮酒活动士人化的起步的话,那么陶渊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全新诠释的作用。

陶渊明把刘伶提出的“以酒为名(命)”全面加以贯彻落实,使酒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彭泽县令任上所得一百亩公田,竟然要全部用来种植酿酒所用粘高粱(秫),声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在妻子再三请求下,“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稻米)”(见萧统所作《陶渊明传》)。可见饮酒在其生命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然而陶渊明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全新诠释,还在于他把饮酒活动作为自己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慰藉得以释放的催化剂。可以说,如果没有饮酒活动,他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那些幸福感和舒畅感,就难以被他感知和体会。

酒中的“深味”,就是《饮酒》所谓“此中有真意”。亦即因饮酒活动所激发的人体生理上的兴奋反应。他把这种愉悦的生理反应理解和诠释为:因隐逸生活而与世隔离脱节,完全没有世事干扰,能够全身心地在山水田园中尽情享受“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回归自然之乐。但是,这种美好的感觉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所以只能“欲辨已忘言”。这种佳境不但别人难以理解体悟,就连陶渊明自己在正常情况下也是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只有饮酒进入微醺状态之后,那种缥缈悠然的飘忽感,才是他自己对于隐逸人生乐趣的真实和具体感受。这种把隐逸之乐与饮酒之乐的融汇与对接之后的美好感觉,才是陶渊明生命中最为幸福和最为美妙的时刻。同时,这也是陶渊明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新体验和新发现。

(摘编自宁稼雨《陶渊明: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转折人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好似一对孪生兄弟,难分难离,而陶渊明在中国士人酒文化的历史中的意义非同寻常。

B.从先秦到两汉,酒文化的基本属性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饮酒活动在重大社会问题上的需求和使用。

C.陶渊明把饮酒活动作为释放自己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慰藉的催化剂,这是他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全新诠释。

D.陶渊明饮酒进入微醺状态之后所得到的缥缈悠然的飘忽感,才是他对于隐逸人生乐趣的真实和具体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诗酒人生的全新诠释,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是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转折人物。

B.文章第三段引用萧统《陶渊明传》中的语句,论证了饮酒在陶渊明生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C.文章末段论证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不但别人难以理解体悟,就连陶渊明自己也是难以体会和感受到的。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内容更丰富、更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以酒为名(命)”的刘伶是把饮酒文化与士人人格精神建设相衔接,改变传统饮酒文化内涵的首创者之一。

B.作者认为,如果离开了饮酒活动,陶渊明在隐逸人生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和舒畅感,就很难被他感知并体会。

C.陶渊明能够全身心地享受“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回归自然之乐,因此他的隐逸生活完全没有世事干扰。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既是陶渊明生命中最为美妙的时刻,也是他对于士人饮酒文化的新体验和新发现。

【答案】1.B2.B3.C

【解析】

【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酒文化的基本属性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错误,原文第2段的相关表述为“酒文化的属性基本被锁定在社会层面的功能上”,“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