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陈庄镇中学
拒绝校园欺凌远离垃圾游戏
2024年月
目录
一什么是校园霸凌三对校园霸凌说不
二怎样正确与人相处四远离垃圾游戏
一、什么是校园霸凌
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
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
行为等。
2、校园欺凌分为单人
实施的暴力,少数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
3、校园欺凌实施环境
多为校园内,或周边人
少僻静处。
二、怎样正确与人相处
我们坚决不做欺凌身边同学的“小霸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与同学相处呢?
通过欺凌他人来寻开
心,或者通过欺负弱小显示自己的强大,不仅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也无法让你得到真正的友谊和尊重。
人人都是平等的,我
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关心、帮助、宽容他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份快乐是从欺负他人的过程中体验不到的。
小明小飞发生争执,小明身材高大但没有
还手,小飞认为小明软弱继续打他,刚好
迎面碰到班主任,老师刚要训斥小飞,小
明却像没事一样脸上挂着笑容说:“老师
我们闹着玩的。”
小飞心虚,拔腿就跑,正好头撞在了一个屋角上,这时小明急忙跑过去背起小飞向医务室跑去。小明的宽容使二人后
来成为好朋友。
1.当受到欺凌时不要表现出
害怕或哭泣,这会让欺负你的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
2.你要勇敢、坚定而且明确地告诉欺凌者停止他们的行
为,然后走开。
13.尽量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
s老师、家长及警察求助。
报告老师!
当看见别的同学受到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唐山一少年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因不服父
亲管教,当即写下了断绝父子关系的“保证书”;
江宁一孩童喜欢玩游戏,被爷爷没收手机后离家出走,想借此“吓唬”老人,结果自己迷路找不到家;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写作业,父母砸了手机,他从12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案例分析
最近,类似的事件一个接一个,被手机和游
戏荼毒的孩子越来越多。电子时代,每个孩子都面临着“垃圾快乐”的诱惑。
有的孩子,早上睡大觉,晚上熬夜通宵看视频;有的孩子,为了游戏,私自偷拿父母的钱去充值,最后甚至用生命去抵。
案例分析
试问这样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哪还有未来可言?虽然获得了短暂的满足,但却在这种快乐中,丧失了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他们懒得思考,懒得进步,让自己的未来,被这种快乐一点点偷走。难怪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让他纵欲享乐。
●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
●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
外乎有以下几种:
案例分析
1.通过调查,多数老师反映,学生利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互发短信,上网聊天的多,不仅影响休息,耽误学习,还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4.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在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很多宝贵时间。回家后就习惯性地取出手机,不是听歌就是看小说、玩游戏等,到很晚才睡觉,像患了手机强迫症,与网瘾一样,不仅伤害眼睛视力,还严重降低记忆能力。
2.手机中不良的短信,玷污心灵。通过调查,在学生发送或接受的短信中70%是与学习和生活无关,这对于处理信息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不健康的信息势必影响他们的身心成长。
5.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由于手机发短信简单、隐蔽,使监考老师防不甚防,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考风和考纪。
3.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有些学生盲目追逐,不断更换手机,从外形和功能都日新月异,形成一种炫耀心
理。
6.手机是贵重物品,常发生偷盗现象,影响了学校治安。此外,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个别学生违法犯罪,有的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沉迷手机的危害
7.上课时使用手机影响老师的教学秩序。有的学生手机未关,突然来电话的铃声,影响全班同学的听课,给整个课堂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8.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来自于父母,给家长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9.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双方谁也不找老师解决,而是掏出手机,通知社会上的一些朋友,为结帮拉派提供方便,引发群体性打架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沉迷手机的危害
远离“垃圾快乐”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毁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有网友回答到:“玩手机不可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