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主讲人:滕飞翔;CONTENTS;生理性止血;定义: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一)血液凝固
定义: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实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细丝交织成网,网罗血细胞及血液中的其他成分形成血凝块。
血清:血液凝固后1~2h,血块又发生收缩,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缺乏凝血过程中被消耗的一些凝血因子,增添了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由血管内皮和血小板所释放的化学物质。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二)凝血因子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迄今已发现凝血因子14种,其中以罗马数字命名的有12种,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除因子Ⅲ外,都是新鲜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凝血因子Ⅱ、Ⅸ、Ⅹ、Ⅺ、Ⅶ、Ⅻ等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其右下方标a(activated)表示被激活。;血液凝固和抗凝;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激活因子Ⅻ,启动此途径。
(2)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又称组织因子途径(tissuefactorpathway)。
血管??组织释放因子Ⅲ,启动此途径。;血液凝固和抗凝;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1)凝血酶功能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激活FⅩⅢ,生成FⅩⅢa。在Ca2+的作用下,F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激活FⅤ、FⅧ和FⅪ,形成凝血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
使血小板活化。在未激活的血小板,带负电荷的磷脂(如磷脂酰丝氨酸等)存在于膜的内表面。
(2)由于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每步酶促反应均有放大效应,也即少量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可使大量下游凝血因子激活,逐级激活,整个凝血过程呈现出巨大的放大现象。;(四)抗凝系统
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
1.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TFPI和肝素)
(1)丝氨酸蛋白抑制物
包括抗凝血酶Ⅲ、C1抑制物、α1-抗胰蛋白抑制物、α2-纤溶酶、α2-球蛋白、肝素辅助因子等。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Ⅹ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抗凝效果提升2000倍。
(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
作用:抑制凝血因子Ⅹ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3)蛋白质C系统
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素、蛋白质S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
蛋白质C是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因子。
作用:灭活凝血因子Ⅴ、Ⅷ;阻碍因子Ⅹ与血小板磷脂膜结合,从而降低因子Ⅹ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4)肝素
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与一些体液抗凝物质结合后,增强抗凝血酶物质的抗凝活性;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TFPI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能增强蛋白质C的活性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2.细胞抗凝系统
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
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4.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
5.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6.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助于防止凝血过程的扩散。;(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加速凝血
(1)加钙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型姚锐讲解.ppt
- 血型与输血人体解剖生理学讲解.pptx
- 血压的测量讲解.pptx
- 血压水平的分类及定义施姮学校安徽卫生健康职业讲解.pptx
-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人体解剖生理学讲解.pptx
-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白血病患者的化疗药物护理讲解.pptx
-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讲解.pptx
-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讲解.pptx
- 荨麻疹许草学校安徽卫生健康职业讲解.pptx
-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秦宽学校安徽卫生健康职业讲解.pptx
- 核燃料循环分析软件:MC21二次开发_(8).MC21计算结果分析与优化.docx
- 核燃料循环分析软件:MC21二次开发_(11).核安全与环境保护.docx
- 化肥生产安全管理系统软件:Rockwell Automation Safety二次开发_(3).系统架构与设计原则.docx
- 化肥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件:QAD二次开发_(16).项目管理与实施策略.docx
- 核燃料循环分析软件:ORIGEN二次开发_(3).核数据处理与输入文件编写.docx
- 化肥生产软件:APC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二次开发_(6).模型建立与优化方法.docx
- 化肥生产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JDA二次开发_(1).JDA供应链管理系统概述.docx
- 化肥生产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Infor SCM二次开发_(5).系统集成与接口开发.docx
- 核燃料循环分析软件:SCALE二次开发_(14).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技术.docx
- 化肥生产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Oracle SCM二次开发_(1).OracleSCM二次开发概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