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教学设计.docx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

课外古诗词诵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通过赏析诗句的用词之妙,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赏析诗句的用词之妙;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

诗歌回顾

回顾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写作背景

陈朝的后主陈叔宝,作为一个皇帝,不爱批阅奏章,而是喜欢饮酒作乐、日日笙歌,甚至在隋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还不慌不忙地给曲子《玉树后庭花》填了词。于是,在陈叔宝唱着这首《玉树后庭花》的时候,隋军攻破了金陵城,而陈朝也由此走向了灭亡。后人,便称这首《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诗题解析

途径松源在漆公店吃早餐时(有感)

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结合注释讲解诗歌大意

诗句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诗的前半部分议论,第一句包含了下山前艰难攀登的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第二句作者认为“下山无难”其实是与“上山困难”形成对比,实际是行人被自己对下山的主观想象所骗,而诗人点出不说破。“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后半部分为描摹,与前半部分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诗句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表明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拟人)。

(七)再读、背诵诗歌

(八)诗歌小结

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拓展延伸

读其他哲理诗:《题西林壁》《观书有感》

《约客》教学

(一)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浙江永嘉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编有《赵师秀集》《天乐堂集》等诗集。

(二)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三)结合注释讲解诗歌大意

(四)重点赏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风雨连绵,友人出行困难。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敲”字是动作描写,写出诗人怅惘无奈的心情。

诗歌以动衬静,描写江南梅雨季节中看似“热闹”的夏夜之景,实则用此反衬出诗人此时所处环境之静。

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五)诗歌小结

这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六)再读、背诵诗歌

作业布置

1.朗读《木兰诗》。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大意。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