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爱莲说》教学设计.pdf

《爱莲说》教学设计.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短文两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说”的文体特点,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全文。

2.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手法。

3.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格。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句,背诵全文。

2.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又名芙蕖、水芙蓉、荷花、菡萏等。自古以来,

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在中国文学中,有关莲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屈原在《离

骚》写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用荷叶做衣服来表明自己的志

趣,李白曾赞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周敦颐笔

下的《爱莲说》。

二、题解《爱莲说》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

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

杂文相似。如韩愈的《师说》。

爱莲说: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走进作者,知人论世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

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著《太极图书集》《通书》等。

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命人在关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

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篇美文吧。

四、美文美读

1、读准字音。注意本课的几个字的读音。PPT展示

2、读准节奏。这篇文章句式较为自由,骈散结合。

3、读出作者喜爱莲花的感情。

4、配乐朗读。

五、疏通文意

1、疏通重点字词,见ppt

2、疏通全文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

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

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

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

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六、探究“爱莲”之因

1.文章开篇写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

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明确:“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的心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结: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描写了莲的外形和内

在气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

2.如果用原文的一句来概括概括莲的气质与品格,你觉得是哪句呢?

莲,花之君子者也。

3.《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请你说说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明确:君子如莲,不染世之污秽;君子如莲,不媚俗攀附;君子如莲,内心

正直,心胸坦荡;君子如莲,独立高洁,庄重自持。莲,是花之君子,爱莲的人

也是君子,爱莲是一种高洁的志趣。作者借莲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追求,这就是

托物言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陋室铭》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七、体会君子的坚守

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明确:在作者眼里,三种花象征不同人群。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雍容华

贵,是富贵的象征。联系古人咏菊和牡丹的诗句,我们看到陶渊明:“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唐代元稹《菊花》中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

更无花。”表达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唐人写世人追逐牡

丹的诗歌俯拾皆是。如白居易《买花》中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刘禹

锡《赏牡丹》中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衬托就是用某一种事物爱衬托另一种事

物,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