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
李白与杜甫相时写过的诗
一、李白与杜甫的生平简介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出生于701年,逝世于762年,享年61岁。李白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但他的父亲早逝,家境逐渐衰落。他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2)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出生于712年,逝世于770年,享年58岁。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唐代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他的诗歌创作始于青年时期,历经沧桑,晚年更是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杜甫的诗歌以严谨、深沉、真挚著称,被誉为“诗史”。
(3)李白与杜甫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却有着显著的不同。李白性格豁达,不拘小节,追求自由,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豪放态度。而杜甫则性格沉稳,严谨认真,关心国家大事,他的诗歌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两位诗人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二、李白与杜甫诗歌创作的背景
(1)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唐代自公元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历时近三百年。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史料记载,唐代诗歌总数约为五万首,其中李白创作了约900多首诗,杜甫则有1400多首诗作传世。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文人阶层的兴起,使得诗歌成为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
(2)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国家政治相对清明、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唐代诗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李白在年轻时期曾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据《唐诗纪事》记载,李白曾游历过泰山、华山、嵩山等五岳,以及庐山、衡山等名山,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同时,李白与杜甫等诗人交好,相互唱和,形成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
(3)杜甫生活在唐代后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动荡,战乱频仍,民生凋敝。杜甫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据《唐书》记载,杜甫在青年时期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后来,杜甫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经历了战乱、流亡等种种磨难。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兴衰、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据《旧唐书》记载,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写下《春望》等名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这些作品至今仍被誉为唐代诗歌的瑰宝。
三、李白与杜甫相互唱和的诗作分析
(1)李白与杜甫的相互唱和,是唐代诗歌史上一段佳话。两位诗人同处盛唐时期,他们的友谊和诗歌创作上的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在他们的相互唱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各自诗歌风格的鲜明对比,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就是一对典型的唱和之作。李白在《月下独酌四首》中,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而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则以月亮为媒介,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首诗在题材、情感和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却又能相互映衬,展现了两位诗人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
(2)李白与杜甫的相互唱和,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同一题材的诗歌创作上,还表现在他们对彼此作品的评价和回应上。例如,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是李白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告别,而汪伦也以《送李十二白二十韵》回应,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和友情。在杜甫的《春望》中,他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同情。李白在《赠杜甫》中则回应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首诗以黄河之水为喻,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友人的关怀。这些相互唱和的诗作,展现了两位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3)李白与杜甫的相互唱和,还体现在他们对对方诗歌风格的借鉴与融合上。在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影子,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受到了杜甫《登高》中“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影响。而在杜甫的诗作中,李白的诗歌风格也有所体现,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借鉴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豪放气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