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现象评析类作文导写及范文赏析:高清纪录片”还是虚拟设备”或是
“手直播〃与〃亲身奔赴〃
文题
在现代社会,高清纪录片可呈现热带雨林的繁茂、极地冰川的壮丽,虚拟现实备能
模拟漫步山间、泛舟湖海的惬意,打开手机就能欣赏美景直播……然而,仍有许多人执着于
亲身奔赴自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Q)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字。
写作解读
这是一道〃现象评析类作文题,从〃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这句就可以
下基本判断。〃现象类〃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时也会隐含人们对此的
态度。既是〃现象类,便需要我们从〃这种现象出发,深入体察、分析、判断,从而确
立观点,构建深入的论证。
材料中的〃现象很难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术语一言以蔽之,毕竟材料稍显〃冗长:
〃然而〃之前,从不同层面罗列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并加以……〃,以表现同类现象不
胜枚举,无论是〃高清纪录片还是〃虚拟备或是〃手机直播,它们无不借助摄影摄
像、数据采集、屏幕终端、网络传输等高科技手段,使现代人体验自然的方式变得更为便
捷、多元“然后之后,是人们普遍的态度——现代人依然对传统的〃亲身奔赴的方式
加以推崇并坚守。因此,由〃然而〃所构筑的反差,共同呈现了我们需要讨论的现象,它
引导我们思考: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体验自然与亲身奔赴真实的自然,这两种体验自然
的方式本质上有何区别?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执着于亲身奔赴自然的原因与价值
究竟是什么?
很多学生常认为,材料越长,限制越多,审题难度也越大。其实,并不必然。这道题
呈现了〃冗长”的材料,其本意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些具体的现
象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材料本身也可以是思维的支架。
通过高清纪录片,我们不必考虑时间的限制,节约了旅行的成本、确保了体验的安全,
走南闯北,无所不至,甚至可以到达宇宙的边疆,更何况纪录片中科普性的解说,能让
我们在体验之余轻松获得知识;借助不断更新迭代的虚拟现实备,我们满足了模拟自然
与体验虚拟的双重好奇心,尽管我们可以登峰探海,但为何要拒绝戴上5D眼镜再来一次
虚拟的体验?看一下直播吧,欣赏一棵樱花树的恣意盛开或是千年古银杏的黄叶纷落,看
—看景色美不美,人流多不多,再决定自己是否愿意此刻出发,或者在心中〃种个草,留
待下次打卡〃……于是乎,细品这冗长的材料,我们发现:借助〃虚拟〃与亲赴〃自然
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对立的,但〃亲身奔赴是不可替代的,对现代人是有其独特价值的。
回到材料中的〃执着〃一词,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现代人为何还要坚守这份亲赴自
然的执着?生活在钢筋水泥、芯片网络中的现代人被996快节奏的工作、内卷的氛围所裹
挟,亲身体验自然能够带来更细节真实的感官体验,能够让我们与自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能够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正如1845年梭罗就敏锐
地感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心灵压抑,在瓦尔登湖畔亲自建起一间小木屋。这样的亲身奔赴
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反抗。
我们也不妨联想到教材中,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奔赴、体认与思考。有B达夫在秋槐落
蕊中感受故都的清闲与落寞,那〃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恐怕难以VR;朱自清笔下
那〃像闪电般”的花叶颤动或许纪录片镜头可以表现,但〃颇不宁静”的心境或许无法看
视频引发;苏轼〃至莫夜月明,乘小舟访绝壁下,闻〃大声发于水上,始信〃古之人不
余欺;姚鼐克服了〃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的艰难,胸襟坦荡广博,更觉〃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之动人;陶渊明为何归去来兮,载欣载奔,宁愿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王
羲之又为何能生发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赞叹?……从中,亲赴自然于古于
今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远非现代化技术可以比拟。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具
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y,强调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当我
亲身拥抱自然,奔赴自然之时,那些视听嗅味触觉在自然中不断地塑造着我,我与自然密
不可分。
现象类作文应避免简单就事论事,要学会从现象(社会现实)中发现普遍规律,从人
的本质、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等角度深入解析题意。如果只是套路化地提现象-揭原因
-析危害-明途径-作结论式蜻蜓点水议论一番,并不能与材料深入地展开对话。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 无答案 .pdf
- 2025危重患者转运中心跳骤停应急预案演练 .pdf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交流新鲜的乡村见闻 大单元教学设计 .pdf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pdf
-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sectionB(2a-2c )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Goforit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pdf
- 县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总2014年-2024年整理版 .pdf
- 辽宁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pdf
- 2025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3 我多想去看看》预习单 .pdf
- 香飘飘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案例报告9600字 .pdf
- 工业园区供水保障项目运营方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