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影响真菌抗药性发展的因素(1)原始抗性基因频率。(2)杀菌剂种类及其选择压。第2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抗药性遗传特征由单基因控制的病菌抗药性,其遗传性状是质量遗传,抗性菌在病原茵群体分布中是非连续性的。初用杀菌剂时,抗性菌数量稀少,防治效果很好,但药剂对抗性菌无效。如此连续选择,当抗性菌在群体中占优势时,药剂便失效,即使增加用药量也控制不住病害,此类抗性的产生经常是突发性的。苯并咪唑类、苯酰胺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某些农用抗菌素。第3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由多基因控制的病菌抗药性则表现为数量遗传,其抗性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不会发生突发性的药剂失效,而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或用药量的提高,防效逐渐降低,药剂持效期逐步缩短。数量遗传的抗性发展较馒,而且可通过增加药量改善防治效果,停止用药可使抗性水平逐渐下降。表现为数量遗传的杀菌剂有多果定、放线菌酮、三唑醇、三唑酮、咪鲜安、氯苯嘧啶醇等。第3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4)抗性菌的适合度适合度:病菌抗药性突变体与敏感群体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竟争能力,即在生长繁殖速率、致病性等方面是否变化及变化的程度。第3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5)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大、易于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的,则容易在田间出现抗药性。如白粉菌、青霉菌、灰霉菌、疫霉菌、霜霉菌等。病原菌生活周期短或再浸染循环快,易于产生抗药性。如白粉病菌、稻瘟病菌等。第3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6)杀菌剂类型及作用方式保护性杀菌剂如无机杀菌剂、有机硫等,作用于病原菌的多个位点,干扰多种代谢功能,使病菌获得抗性突变的可能性小。内吸性杀菌剂,如苯基酰胺类(甲霜灵、恶陛烷酮)和苯并咪唑类(多菌灵、苯菌灵)等,对病原茵的作用位点单一,容易受基因突变的影响而发生抗性。第34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7)作物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凡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作物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在药剂的选择压力下,病原菌抗药性群体很容易形成。第35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8)药剂的性质、应用及防治策略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菌剂,既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又可阻止或延缓抗性的产生。第36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病原菌抗药性的生理生化机制1.作用位点亲合力降低。2.减少吸收或增加排泄。3.解毒能力加强或活化能力降低。4.改变代谢途径。第37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作用位点亲合力降低。苯并咪唑类、苯酰胺类、二甲酰亚胺类及某些农用抗菌素抗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它们在病原菌体内作用位点结构的改变,降低了它们和这些作用位点的亲合性。2.减少吸收或增加排泄。第38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解毒能力加强或活化能力降低。病原菌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可通过某些变异,将有毒的杀菌剂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或在药剂到达作用点之前就与细胞内其他成分结合而被钝化。4.改变代谢途径。第39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病原菌抗药性治理第40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合理使用杀菌剂,降低药剂选择压①使用混合药剂。②选择作用机理不同、没克交互抗性的杀菌剂轮用或交替使用。③在损失阈值范围内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和最少的喷药次数。④适期施药。⑤停止或限制用药。第41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3)结合生物防治,选用一些抗药生防微生物防除病害。(4)加强研制开发和生产不同类型的安全、高效、选择性强的杀菌剂第42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三节杂草对除草剂抗药性的现状早在1950年,由于2,4-D的大量使用,在美国夏威夷的甘蔗田中即发现了鸭跖草对2,4-D的抗药性生物型,此后相继发现了拟南芥、山柳菊、苦荬菜、田旋花、地肤等杂草的2,4-D抗药性生物型。但人们通常把1968年发现抗三氮苯类除草剂的欧洲千里光作为报道的首例抗性杂草。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300万hm2的土地已出现抗药性杂草,如果杂草的抗药性继续发展下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将会主要受到抗药性杂草蔓延的威胁。第43页,共5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在1995一1996年的国际抗除草剂杂草调查中,发现至少有183个抗除草剂的杂草小种。抗药性涉及的除草剂种类达15个,其中抗三氮苯类除草剂的杂草最多,共有61种,其次为抗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的杂草,共有33种。在我国,也发现了多种抗除草剂的杂草种群。例如1991年在江苏、浙江等省的小麦田内出现抗绿麦隆的日本看麦娘种群,1993年,在湖北、广东等南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