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秦汉中央由丞相、尚书负责邮驿之事,御史大夫等亦有管理之责。郡县邮驿由督邮等专门管理,县令、太守虽非专门管理者,亦参与管理。由此推知秦汉时期()
A.文书传送系统的高效 B.官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C.中央和地方联系紧密 D.邮驿机构管理严格规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官员对邮驿制度的管理与参与,说明了不同层级的广泛参与,使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更加密切,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书的管理而非传递速度问题不能得出文书传送系统的高效,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书传递的管理问题而非官僚体系的构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邮驿机构的是否规范的发展历程,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参与管理,不能得出邮驿机构管理严格规范,排除D项。故选C项。
2.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为人们能够在战场上无往不胜,是因为国家实行了一种“混合政体”,在这种政体之下,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这种政体是()
A.雅典民主制 B.斯巴达寡头政治 C.罗马共和国政体 D.法国等级君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时期。据材料“在这种政体之下,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政体下,不会使任何一个原则过渡地膨胀,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绝对权力的出现,C项正确;雅典民主制不属于混合政体,排除A项;斯巴达寡头政治,不符合“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的表述,排除B项;法国等级君主制加强了王权,不属于混合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
3.如表是1860—1910年代英、德两国军官团中贵族出身的军官对比表,这主要反映了()
国家
德国
英国
时间
将领
军官团整体
将领
军官团整体
1860—70年代
1872
1872
1870
1875
贵族
94%
49%
50%
50%
其他
6%
51%
50%
50%
1900—10年代
1911
1911
1913
1912
贵族
67%
33%
35%
41%
其他
33%
67%
65%
59%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主政治程度发展的不同
C.政治体制本质特征的不同 D.封建专制影响的程度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910年(英国、德国)。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而德国虽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但保留了大量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两者的民主发展程度不同,英、德两国贵族出身的军官比例也就不同,B项正确;在1860—1910期间,英、德两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排除A项;依所学,此时两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体,两者本质相同,排除C项;英、德两国贵族出身的军官比例不同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但不是导致两者比例悬殊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1944年7月延安市作出开展“十一运动”的决定。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有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该运动()
A.标志党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 B.起到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C.展现边区政府民主建设重大成就 D.是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建设的一次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1944年延安作出开展“十一运动”的决定,且运动内容多涉及民生,如家有余粮、学习识字等,这体现了党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党的乡村建设探索,D项正确;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是在西柏坡会议,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对民主党派和开明绅士的统战,排除B项;“十一运动”只涉及延安的经济、民生,而民主建设属于政治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5.某学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据此可推知,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特点是()
A.曲折性 B.继承性 C.前瞻性 D.创新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时把关练高中英语RJUNIT3PartIIReadingandThinking2.docx
-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英语试题2.docx
- 高考物理创新(基础课能力课实验课)版第八章恒定电流实验八.doc
- 2018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政治无解析)2.doc
- 高一生物答案(2).pdf
- 五年级英语试卷-6.docx
- 小升初阅读专项复习四(讲义)-语文六年级下册(3).DOCX
- 高一数学讲义(人教A版2019)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七大题型).docx
- 为什么要反对体罚学生?上学期中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答辩.docx
-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