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授课)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4)(5)班.pptx

(新授课)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4)(5)班.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朗读前言)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

(单元学习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课程标准: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

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时空坐标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

品、才

,举制

考满、考察

京察、大计

公元前秦汉220魏晋589隋至宋

221

监察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至清(前期)1840(年)

御史台、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3、4、7、

9、10、12、13课相关内容学习习本课内容。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

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

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

道中央集权下古代中国的

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子目录

察举制

上计制

选官考核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

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一俞正燮《癸巳类稿》

余属于及度子等

降一缓

天子

诸侯

长子

(一)选官制度;

1.先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曩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途径:世卿世禄;

标准:血缘;

特点: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2)(春秋)战国一一军功才能;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无功不受禄一一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军功爵制)

(途径:举荐、战功;

标准:才能、道德、军功;

特点:选贤举能——养士之风、奖励耕战)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卿·大夫

度人

封建与宗法制关系图

贵族世代垄

断高官

世官制衰落的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a士阶层的

崛起。×私学的产生。④战国时期新型人才观的提出。⑤郡县制和俸禄制的推行。

举荐功劳制

商君为发于秦,斩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上受爵。

——《史记·商君列传》

荐举(自荐)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汉书》

学习聚焦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长子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官制度:1.牛泰:

2.秦朝·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

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途径)(标准:懂法、守法)。

3.汉代——察举制。(2)确立:汉武帝推行察举制(注意:汉武帝之前,官员选拔还缺少制度化的途径)。

(2)选官依据: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途径:考察一推举;

标准:舆论评价——孝廉、为官能力茂才) (3分类:察举分常科和特科。①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