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甲状旁腺肿瘤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演讲人汇报日期
01定义病因02临床体现03健康指导04出院指导05目录
01定义
定义甲状旁腺是人体内的一种内分泌腺体,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旁腺激素是一种调整和保持人体正常血钙水平、在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甲状旁腺肿瘤可分泌大量甲状旁腺激素。以高血钙为特性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约有80%是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有3%~5%是由甲状旁腺腺癌引起的。
02病因
病因甲状旁腺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晰,部分患者系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MENⅠ型是人体第2对染色体q13等位基因的缺失导致的;MENⅡ型则是第10对染色体的基因缺陷导致的。近来的分子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某些散发的甲状旁腺肿瘤也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如在11号染色体上,与甲状旁腺激素有关的基因排列出现异常,或有等位基因丢失,提醒肿瘤克制基因失活或丢失,这也许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甲状旁腺激素有关基因排列异常也也许形成一种癌基因(PRAD-1),从而导致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生。1此外,有文献报道,有11%~15%接受颈部放疗的患者发生了良性或恶性的甲状腺或甲状旁腺肿瘤,提醒放射线是甲状旁腺肿瘤的重要致病原因,但其致病机制还需深入研究。2
03临床体现
临床体现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是由于高钙血症所致的,患者在相称长一段时期内可无临床症状。全身体现神经、精神系统:轻者体现为抑郁或焦急,严重者可引起精神失常,出现急性高血钙危象时甚至会发生昏迷。骨骼、关节及软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具有破骨作用,患者会出现骨痛,病程稍长者可出现骨骼畸形、病理骨折以及身高变矮等,全身骨骼均可累及。关节系统的症状重要为关节疼痛。在X线平片上可见关节软骨有钙盐从容。在肌肉系统方面,患者常有易疲劳及肌腱反射迟钝等体现,还可出现肌肉痛、小腿放任何位置均感不适等。泌尿系统:可出现高钙尿症,体现为多尿多饮。消化系统;重要体现为高钙血症诱发的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系统:以高血压较多见,在切除甲状旁腺肿瘤后,血压也未必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临床体现局部体现甲状旁腺腺瘤或腺癌初起均很小,不会引起局部症状,因而不易被发现。甲状腺腺瘤有时因包膜内出血,局部会有刺激、疼痛感。有的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一侧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
04健康指导
术前指导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低钙食物,严禁进食牛奶或奶制品等高钙饮食。健康指导
术前指导高尿钙以及高尿磷会导致患者出现多汗、多尿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喝水,补充适量水分,必要时可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健康指导
术前指导对于伴有骨质破坏的患者,重点是防止骨折,叮嘱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不能提重物,上下床及去卫生间时动作要和缓,或有他人陪伴协助。当患者外出检查时,应安健康指导
术前指导健康指导排专人用轮椅或推车接送。对于已经有骨折的患者,应在骨科
术前指导医师指导下进行对应的骨折护理,以免病情加重。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防止发生压疮。对于骨痛者,可酌情予以镇痛药物。健康指导
术后指导手术后,由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或骨骼再次大量吸取血钙,导致血钙浓度忽然减少,以致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提高,患者会出现抽搐、手足麻木、喉痉挛及窒息等状况,常在术后1~3天内发生,因此需要采用对应的防止措施。健康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术后需要多进食高钙低磷食物,如水果、蔬菜、牛奶、豆制品、虾皮、芝麻等,并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增进钙的吸取。健康指导
05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骨病护理骨病的好转需要一定期间,甚至有些患者术后1~2年仍有也许发生骨折,故对于合并骨病的患者,既要鼓励其合适活动以增进骨质和肌力恢复,更要叮嘱其不要进行过多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以免发生骨折。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合并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可多饮水,以促使结石排出。但对于有较大结石者,需交代患者到泌尿专科进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应定期随访,复查血钙、甲状旁腺激素、颈部超声检查或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以监测病情,防止疾病复发。
感谢聆听汇报人姓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