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设疑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如何制取乙烯?在该实验中用到哪一套装置?有哪些注意事项?此反应属于什么有机反应类型?第2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制乙烯实验装置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不能过高或高低?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液如何配置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温度计的位置?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第4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1、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防止暴沸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和脱水剂3、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为何要为1∶3?因为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脱水性,硫酸要用98%的浓硫酸,酒精要用无水酒精,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以1∶3为宜。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感温泡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5、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因为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在170℃的温度下主要生成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第5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6、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多种特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7、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体。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8、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因为乙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第6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自学指导】⒈除了醇可发生消去反应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⒉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⒊每类物质在发生消去反应时分别选用什么试剂?4哪些结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第7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练习写出下列转化所需试剂讲解:根据消去小分子不同。采用不同的条件。①②③第8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CH3CH2OHCH3CH2BrBrCH2CH2Br消去HBr消去H2O消去Br2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浓硫酸、加热到170℃锌粉、加热小结:消去小分子不同、条件不同第9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思考二(哪些结构不能发生消去)CH3-C-OH、CH3-C-CH2-OHCH3OH都属于与乙醇同类的烃的衍生物,它们能否发生象乙醇那样的消去反应?——CH3H3CH3——CH3CH3CCH3H3结论: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与-OH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有氢原子。×√第10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1.有机化合物C7H15OH,若它的消去反应产物有三种,则此有机物的结构为(???)???A.???????????????????????????????????????????????????????????????????????????????????????????????????????????????????????????????????????????????BCD巩固练习:第11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氧减氢)(2)举例:2CH3CHO+O2→2CH3COOH知识归纳:常见的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CH2→CH3COOH+CO2第12页,共17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如何判断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1)(加减氢氧)举例:CH3CHO+H2→CH3CH2OH(2)有机反应中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硼氢化钠等有机反应中常见的氧化剂高锰酸钾、氧气、臭氧、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