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2课《与朱元思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均
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③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⑤相杂绵绵⑥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⑦宇其上。幸富菊花,偏⑧侥⑨竹实⑩。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仆:自己的谦称。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屈原《楚辞?九歌·山鬼》有:“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③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英英:同“嚶嚶”,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⑥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⑦葺:修建。⑧偏:特别。⑨饶:丰富。⑩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办:具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仆去月谢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2.清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3.用现代汉坍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4.本文从表达方式上看,先__________,再描写,在描写中又穿插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请从遣词造句或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6.本文与课文《与朱元思书》在抒情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二、拓展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因驭黄檗人往,不二,山中人王维白。
7.解释下列加点词。
(1)足下方温经
(2)饭讫而去
(3)步仄径
8.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9.选段哪几句写了作者想象中的春光?
10.“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这四句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好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与王介甫第一书①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略)
[注]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西
②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③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④余俟到京作书去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1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1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期末复习)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语文统编.docx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docx
-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8课 《列夫·托尔斯泰》(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9课 《美丽的颜色》(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10课 《三峡》(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10课 《三峡》(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 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