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检测2.doc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检测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③新兴地主开始掌握政权④百家争鸣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②③④⑤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

2.《诗经》记载:周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

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诸侯国拒绝纳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主要原因是诸侯与王室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力量超过了周王。因此选B。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出现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阶级利益

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本质”。战国时期的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时期的改革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当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收入,但客观效果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其中④比较难理解,易漏选。

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

①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②自耕农阶层的要求③奴隶主阶级的要求④商人阶层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废井田,开阡陌”使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6.《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

7.商鞅变法中推行右图所示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

商鞅铜方升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统一局面 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

答案B

解析此器具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产物,从变法的措施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8.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连坐法和告奸制度

答案D

解析商鞅变法实行连坐法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9.男孩儿边金阳9岁时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答案D

解析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属于社会习俗改革。

10.战国时期,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由荀子的所见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11.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经历是()

A.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B.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C.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D.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

答案A

解析公元前340年尚处于商鞅变法时期,重农抑商是当时的重要国策,商人不可能得到政府奖励,故选A。

12.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

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

答案C

解析C项的表述符合梭伦改革而与商鞅变法不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