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构筑物满水试验方案
PAGE8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一节总体概况 3
第二节试验概况 3
第三章试验部署 5
第一节试验准备 5
1现场准备 5
2技术准备 5
3资源配置 5
第二节试验顺序 5
第四章试验方法 7
第一节满水试验 7
1注水 7
2水位观测 7
3蒸发量的测定 7
4渗水量计算 8
5满水试验的标准及记录表格 8
第二节渗漏处理 8
1渗水问题概述 8
2主要处理方法 8
3注意事项 9
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 10
附件满水试验记录表 11
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及设计技术要求等。
工程概况
试验概况
本工程共有9个构筑物存在水池结构,分别为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改良AAO生化池、配水井及污泥回流泵房、二沉池、高效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渠、巴氏计量槽及尾水泵房、回用水泵房及配电间、尾水排放口。结构移交前需要对水池进行闭水试验,特编制此方案对各水池移交相关事项进行说明,使水池闭水试验顺利进行。各水池构筑物概况如下表:
编号
名称
容水量(m3)
备注
A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7593
有盖
A2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390
无盖
A3
改良AAO生化池
38710(单个池)
无盖
A4
配水井及污泥回流泵房
1595
部分有盖
A5
二沉池
24666
无盖
A6
高效混凝沉淀池
10182
部分有盖
A7
紫外消毒渠、巴氏计量槽及尾水泵房
800
有盖
A8
回用水泵房及配电间
28
有盖
A9
尾水排放口
1184
有盖
A11
试验部署
试验准备
现场准备
水源选择
试验用水的水源由现场施工供水供应,供应能力为54m3/h。水池之间倒水采用80m3/h排量的水泵。水池间引水时水泵数量可根据水池容量大小进行灵活调配,以确保及时完成注水。
现场清理
水池在进行闭水试验前需对水池内架体及模板等施工材料进行拆除清理,若后浇带尚未满足拆除条件,则无需拆架清理,由于部分水池为全封闭墙体,因此,在水池顶板上设置临时材料出口,待闭水试验完成后,进行砼封堵浇筑处理;若水池墙体存在设计后浇带,则增大后浇带宽度,作为材料出口。
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各单位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经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交底与施工。
资源配置
主要资源用量计划如下表,具体需求量按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抽水泵
80m3/h
台
3
2
供水管
DN100
米
500
3
水管管箍
DN100
个
100
4
水位测量工具
/
套
4
劳动力计划如下表。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1
电焊工
4
2
气焊工
4
3
观测人员
8
4
保安
2
试验顺序
考虑单个水池满水试验所需水量较大,水源少等因素,拟定首先对A.A.O生化池进行满水试验。待生化池试验完成后,将水按以下顺序依次引流并开始满水试验。
配水井及污泥回流泵房→二沉池→高效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渠、巴氏计量槽及尾水泵房→回用水泵房→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尾水排放口。
因每个生化池均为两个对称的水池结构,如下图所示。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先对图中Ⅰ区先进行满水试验,完成后将水引流到Ⅱ区继续试验,且因为生化池为厂区容水量最大的结构,则所需水量仅为单个生化池的容水量。
试验方法
满水试验
注水
1、向水池内蓄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对大、中型水池,先蓄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地间隔时间不少于24h,以便混凝土吸收水分后,有利于混凝土微裂缝的愈合。
3、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24h,每次充水后要测读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和充水后,应对水池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渗水应停止,维修后继续充水。
4、如果池体外壁混凝土表面和管道填塞有渗漏的情况,同时水位降低且测读渗水量较大时,应停止注水。待经过检查、分析处理后,再继续注水。
5、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