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相应地,识别PAMP的分子被称作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PRRs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家族(TLRs)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家族(RLR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NLRs)等。第30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oll样受体是如何发现的?第31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oll蛋白最早被德国科学家ChristianeNüsslein-Volhard在果蝇中发现,因为该基因突变后果蝇长的很怪,所以当时被认为是在果蝇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至于这个蛋白为什么叫做Toll,因为发现它的人当时很惊愕很激动,用德语大呼“Dasistjatoll!”(太棒了!)。
Toll蛋白第32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1996年Hoffman首先发现Toll蛋白在果蝇对抗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控制抗真菌多肽drosomycin的合成。当Toll突变的果蝇感染细菌或真菌时,由于无法激活免疫反应导致这些果蝇迅速死亡。据此Hoffmann推测出:Toll基因编码产物在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免疫反应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第33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OLL识别病原微生物?第34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第35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1998年,比尤特勒将霍夫曼的研究发现延伸至哺乳动物老鼠中。在寻找老鼠中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PS)受体过程中,比尤特勒发现了具有抵抗力的老鼠中LPS受体基因突变,这个基因与果蝇中的Toll基因非常相似。这种Toll样受体(TLR)原来就是神秘的LPS受体。TLR能对细菌组分的识别。当它与LPS相结合,就会激活先天免疫反应。第36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7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8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LRs分布的细胞多达20余种,MuzioM等对TLR1-TLR5表达于人类白细胞的研究中发现,TLR1能在包括单核细胞,多形核细胞,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等多种细胞中表达,TLR2、TLR4、TLR5只在髓源性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上表达,而TLR3只特异性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第39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40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oll样受体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LR是单个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粘膜等时,TLR可以识别它们并激活机体产生免疫细胞应答。第41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TLR在天然免疫中的识别作用TLR如同天然免疫的眼睛,监视与识别各种不同的疾病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机体抵抗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屏障。第42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抗原后,自动发展而成的免疫能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明显针对性(高度专一性),非天生具有。又称特异性免疫时相上,特异免疫应答在后。病原体的成分能被T及B细胞识别,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其执行者是T及B淋巴细胞。T及B细胞识别病原体成分后被活化,活化后,经过增殖与分化阶段(约4~5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效应T细胞(CTL)和效应B细胞(浆细胞),对已被识别的病原体施加杀伤清除作用。第43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免疫应答整个过程可分为:感应阶段;增殖与分化阶段,效应阶段第44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M?:巨噬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CTL:Tc细胞或杀伤性T细胞病毒感染过程中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应答的时相第45页,共5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1、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抗原需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后,才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系统。2、特异性免疫明显加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荚膜杆菌不易被吞噬
文档评论(0)